“娘!娘!藥來了!藥來了!”
張小四剛才見爺爺說明情況後,便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又跑了出去,到趙老爺子家,找他兒子配了壓驚藥和止血消炎粉。
他人高馬大,腿又長,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回來了。
回來好一會兒了,見爺爺跟大伯在處理這事,就沒有插話。
這會子見自己孃親那般自責,心裡也十分難過,他深知自己的娘肯定會懊悔不已,於是趕忙將藥遞了過去。
“嗯!么兒受累了。”王春花急忙接過藥粉,轉頭哄起大孫子。
“阿奶給上藥啊!一會就不疼了。”
“嗯呢!好的!”
張知珣乖巧的點點頭,人經過剛剛驚嚇,此刻一點活力都沒,蔫吧的看著一群長輩圍著自己轉悠。
那邊李氏已經取來了醫藥箱子,裡面擺放著各種輔助工具,有鑷子、紗布等等,都是日常生活所能用到的。
“好了,給孩子們好好收拾收拾,都早點歇息吧!”
張富貴老爺子見張知珣被幾個人圍著,就沒有再往跟前湊,轉頭看看幾個小的,擺擺手,揹著手走了。
“成子,一會兒都早點睡覺,我跟你爺爺先回去了。”
“好的!大伯!”張成趕忙點頭應和,隨即看向張聰。
“爺爺!我送你回去!”
張聰見爺爺走了,對大哥點點頭,抬腳跟了上前。
張有福見都差不多了,也回去了。
…………………………………
熱鬧非凡、歡天喜地的上樑儀式終於落下帷幕之後。
三合村迎來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這裡開設了第一屆學府!
這座嶄新的學校就如同久旱後的甘霖一般,滋潤著周圍村落百姓們渴望知識的心。
因著這新學院不收學費,只收些書本費。
所以,附近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每一個家庭都竭盡全力。
拿出自家能夠引以為傲的物品奉獻給學院,只盼望著自家孩子可以在此接受良好教育。
一時間,各種糧食、蔬菜、家禽家畜以及手工藝品等等琳琅滿目地匯聚到學院門前。
三合村無論男女老少皆是滿臉喜色,大家興高采烈地領著自家孩子前來報名入學。
人群之中,王春花笑得合不攏嘴,她亦步亦趨地跟在肖柯身後,目光越過眾多身影,落在前方那熙熙攘攘、人頭攢動之處。
只見老老少少人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彷彿撿到寶般。
肖柯輕撫鬍鬚,由衷感慨道:“恭人大義啊,居然慷慨解囊出資為村裡開辦學院。如此善舉實在令人欽佩至極!”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充滿感激與敬意的眼神投向身旁的王春花。
身後幾位年歲不一的附近村落的村長也是連連點頭稱是:“確實如此呢!王恭人真可謂是菩薩心腸轉世為人吶,咱們大家夥兒對其敬仰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呀。”
就在這時,站在他們身後的幾位衣著樸素的老夫子附和道:“正是正是,王恭人的善行義舉實乃我輩楷模,我等衷心折服。”
“哎呀!過譽了,我啊就是一鄉間婦人,也是希望咱村裡孩子能讀些書識得些字,出門別被人誆騙了去。”
王春花看著幾位老夫子,心裡也是開心不已。
原來這幾位老夫子均是來自附近村莊的秀才,由於種種原因不再向上考了,便被王春花邀請至此教書育人。
而他們本身家境並不寬裕,如今獲得這份既能施展才華又可養家餬口的工作,自然倍加珍惜。
平景國對於秀才並沒有過多的優厚待遇,可跟普通百姓比起來還是好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