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老陶家的油燈照得家裡燈火通明,有了明亮的燈火,人的精神也就活躍了很多。陶寬爹天天沒有在家吃飯,都是在主人家吃,主人家也不可能和自己平常一樣吃得那麼艱苦,總要炒幾個葷菜,有了葷菜的飯菜,自然補充能量的效果好些,這也是陶寬爹回家能很好得帶孩子。陶寬爹自己沒有弟弟沒有哥哥,也沒有姐妹,只有自己一個人,感覺有些孤單,別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大串的,往往是大的帶著小的小的牽著更小的,但老陶家沒有,陶寬爹小的時候也失去了很多這樣的快樂,看著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都帶著弟弟妹妹,心裡很是羨慕,他雖然不知道帶著弟弟妹妹不能玩得痛快,但還是希望有個比自己小的讓自己去帶,去體驗那種做哥哥的快樂。但陶寬爹心裡最難受的還不是這個,陶寬爹最難受的還是沒有哥哥和姐姐,農村的孩子都很野,生活資源的貧乏,促使著人更要努力去爭取那些有限的生活資源。大人眼裡的田地,山林,甚至是石頭,在孩子眼裡就是柴火,出去砍柴火的時候,碰到爭奪柴火的時候,有著哥哥姐姐的就顯得很重要了,不管是說和還是打架爭奪,有著比自己大點的哥哥姐姐就是二回事了。陶寬爹對於這樣的事有著很深刻的教訓,雖然陶寬爺爺沒有太多的讓陶寬爹出去砍柴,家裡畢竟就二人生活燒得柴火少,但還是會碰到這樣打架的事。同一個村莊,三歲這樣的年齡段還是在一起玩的,砍柴,摘豬菜,割草都是孩子們的事,陶寬爹也不例外,雖然就爺倆,燒的柴火少,加上陶寬爺爺對陶寬爹的溺愛,還是很少讓陶寬爹去砍柴的,但陶寬爹年齡的增長,也需要夥伴一起玩,人家到了那個年齡都去砍柴火了,你一個人不可能在家裡玩,孩子玩性大,特別是男孩子更是如此,需要夥伴。有了夥伴的相互的幫助,也歷練了自己的膽量,更多的是促進心身的成熟。孩子們在一起,難免有了隔閡,有了分歧,有了紛爭,輕則吵幾句,重則打上一架。打架的時候,有了哥哥姐姐,就有了明顯的差別。有了哥哥姐姐罩著的,打架的出手就重多了,像陶寬爹這樣沒有哥哥姐姐的,搞不好就是捱打了,即使是打贏了,其他有哥哥姐姐的就會衝上去再打過,沒有哥哥姐姐的,贏了也就輸了,輸了的更是不堪。陶寬爹也捱過打,陶寬爹知道,自己沒有哥哥姐姐只有捱打的份,有幾次,陶寬爹爹哭著回家,要陶寬爺爺給自己生個哥哥或者姐姐,起初一次二次的,陶寬爺爺並沒有把陶寬爹的話放在心裡,但有了幾次這樣的經歷,陶寬爺爺有些擔心了,於是問陶寬爹:什麼事情讓你受委屈了,哭成這樣。陶寬爹就把在外面玩的時候,打架了,不管打贏打輸了,陶寬爹都還是捱打。如果有了哥哥姐姐,就有人給自己出氣了,就算不為自己出氣至少也有人給自己做後盾,自己可以放開手腳去打架了。陶寬爺爺這才懂了,孩子是在外面打架了而且還是打輸了,陶寬爺爺看著陶寬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心都碎了,更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女人,感覺自己沒有照顧好陶寬爹,心裡有千般苦,但兒子站在跟前,縱然有著天大的委屈,也不能在陶寬爹面前露出半點的眼淚。陶寬爺爺強忍著心裡難受,摸孩子的頭,對著陶寬爹說:你是男孩子,不能靠著別人幫你,你得學會自己去保護自己,很多事幹嘛要透過打架來解決呢,你可以想想其他的辦法,讓他們來幫助你,是吧。陶寬爹看著陶寬爺爺,聽著陶寬爺爺的話,有些似懂非懂,也說不出什麼爭辯的理由,但陶寬爺爺的話給了陶寬爹開啟了另外的一種方式,去爭取別人來幫助自己,至少自己不至於被捱打。在陶寬爹還是做孩子的時候,一個家庭生存都是問題,更談不上孩子的教育,沒有了教育,就沒有上學的時間和地方,家裡的孩子都是放養式,別餓著別凍著就是很不錯了,家裡的孩子又不能像雞鴨那樣的關在家裡,總要讓他們出去玩,出去做事,陶寬爹也一樣,陶寬爺爺不可能整天把陶寬爹拴在褲腰帶上,陶寬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