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1部分

和顧林原本就不認識,他哪裡知道該說些什麼?於是,兩人乾巴巴交談了兩句,他就沒詞了,乾坐在那裡,心中漸漸不安了起來。而顧林就更加難受了,這起身要走,此來京城一路花銷不要就這麼回去必招人笑話,父親那裡也過不去。可不回去,不回去難道就在這兒坐等著濃茶變成淡而無味的白水,陪著這個黃口小兒比坐功?

幸好這讓人心煩意亂的等待只持續了半個時辰,顧林就聽到花廳外頭院門那邊傳來了一陣說話的聲音,幾乎是下意識的,他連忙站起身疾步跨過門檻出去,就只見一個媳婦頭前側著身子帶路,後頭是一個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青年。儘管只瞧見一個側臉,但他還是撩起衣襟下襬。一溜小跑上了前去。

“可是越表弟麼?”

張越今天和朱勇確定了武學所在。難得回來的早,在門上聽說有開封顧家來的親戚,母親孫氏叫了張赴相陪,他也沒往心裡去。要知道,他步步高昇這些年,張家那些族親已經有不少人越過長房二房上門打秋風。儘管顧家人是第一次,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路過這兒時也沒想著往裡頭看一眼。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裡頭竟然有人突然跑了出來。

當初在開封的時候,顧氏和顧家人的往來就不算多,頂多是逢年過節送禮不落下,平日就是上張家來探望顧氏的小輩都少。因此,十幾年下來,張越早已是不記得顧家人的模樣,此刻見眼前人穿著醬紫色暗花漳絨外衫,頭上是馬緯紗唐巾,人到是相貌堂堂,只那眼神和平日裡上門求辦事的人別無二致,他自是不動聲色往後頭退了一步。顧林雖不成器。但在外頭卻捌腳;好此年。看到張越退後,他也不敢再往前卜去,滿臉維坐忱拱年行了禮:“這一別就是十幾年沒見了,上次越表弟回去葬老姑奶奶,我正好不在家,也就錯過了。想當初老姑奶奶六十大壽時,你在壽宴上大放異彩的一幕,我到現在還記得。越表弟是不知道,如今開封城裡的讀書人,可都是以你為榜樣

他這一張口就是詣滴不絕一大堆,奈何張越今天早回來原是有事情要和杜綰商量,聽著聽著就不耐煩了。因此,不等人說完,他就輕輕咳嗽了一聲,點了點頭說:“表兄遠來是客,只我如今事務繁忙,也抽不出空來陪你在京師走走,趕明兒讓高管家找幾個人帶你逛逛。我眼下還有事,就少陪了。”

眼看張越點點頭就要走,顧林頓時急了。幾乎是想都不想就伸手攔了一攔,眼見張越面色冷淡地看了過來,他方才使勁吞了一口唾沫,雖有些怵,但還是從懷中小心翼翼的拿出了一隻錦囊來,因笑道:“表弟。我此來京城,其實除了代家父探望親友,還有別的事。這是老姑奶奶當初還在的時候給家父寫過的一封信,說是張顧兩家世家通好多年。希望子孫亦能結秦晉之好,相互扶持。”

他把話點透,也不敢再多說。雙手把那個錦囊遞了過去。張越沉著臉接過來,拉開頭裡明顯褪色的紅繩。便從那牡丹花紋樣的妝花錦囊中取出了一張細細摺疊的紙箋來。大約是有些並頭了,那紙的顏色黃。四角脆,摺痕處也已經有些斷裂。但墨色還鮮亮,都是端端正正的小揩,儘管和顧氏老來筆跡有些許不同,但斷筆處的習慣卻一樣,確實是祖母親筆。

通篇都是誡教導兄弟的言辭。從讀書到持家無所不包,透過那端正的字跡,他彷彿又看到了祖母向來嚴正的神情。而所謂的秦晉之好,信上也只是在末尾附帶提了一句,而意思也只是說,若兄弟能治家嚴正。則張顧兩家永結秦晉之好,世世代代互相扶持。看到落款處的日期沒了蹤影,張越就是用腳趾頭也能猜到。這少說也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東。

“令尊有心,祖母在九泉之下知道了,也必會安心的

張越一邊說一邊將東西珍而重之的摺好放進錦囊,卻只是拿在手中不曾遞回去,嘴角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這相互扶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