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然地擲在一邊,再也沒有理睬,吳可讀的一番苦心自然是付之東流。更為慘絕的是,六十年後的1945 年,同治帝后的惠凌被盜掘,皇帝的屍骨被搗毀,而完好如初,身體仍富彈性的皇后阿魯特氏,衣服被剝光,腹部被剖開,腸子流淌了一地。盜墓者如此慘無人道的做法,竟是為了要得到當年皇后吞於腹中並被致於死命的一點點黃金。上帝無眼,蒼天不公,一對生前境遇悲慘的男女,又突遭催難,實在讓後來者欲恨不能,欲哭無淚,為人世竟有這麼多的不幸而悲天長憫!
東西兩宮親選陵址
去則去矣。雖未徹底萬事皆休,但總算得到了暫短的安息。而作為繼任的光緒皇帝,此時正受著比同治還要悽慘、還要痛苦不堪的煎熬。在光緒登基直至駕崩的34 年中,專橫跋息的慈禧從未提起過給光緒建造陵寢一事,懾於慈禧的淫威,滿朝文武,未有一人敢提及此事。與比相反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慈禧對自己的陵寢建造卻一刻未忘,同時做出了令人駭怪的舉動。
早在同治五年(1866 年); 32 歲的慈禧就命臣僚、術士赴清東陵陵區為自己和慈安選擇陵址。在初選的過程中,有的因水位不
120 /日暮東陵
良,有的因山勢不佳,有的因隔河修御路困難,均未選中。幾年後,由熟悉勘輿的內務府員外郎寬惠、刑部主事高士龍等人,相定了一處穴基,並上奏稱:“謹看得定陵一脈,逸東附近內普陀山山勢尊嚴,由昌瑞山來至鳳台山過峽起,金星圓頂開面落脈,結咽束氣,頓挫而下,結成突穴。左右護砂環繞,界水分明,堂局嚴密,唇氣纖徐,內水宜出於未方,立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前面平安嶺為玉几案,案外金水大山為芙蓉帳上吉之地”。與此同時,“又謹看得定陵一脈普陀山逸平頂山,山勢秀麗,由菩陀山分支,過峽頂起土星平頂,開面落脈,結咽束氣,曲折而下,結成窩穴。左右護砂迴環,界水分明,堂局整齊,唇氈平坦,內水宜出於未方,立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前面平安嶺為天財案,案外金水大山為芙蓉帳,實上吉之地也。”
慈禧兔慈安聞奏後,又派恭親王奕訴帶領大臣周祖培、全慶、英元等人,幾次赴東陵勘輿,共同相度,以便選擇。
到了同治十二年,同治與皇后行完大婚儀式並相繼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大典後,於三月初恭渴東陵。就在這次恭渴中,同治奉慈禧的旨意,率領臣僚、術士為東西兩宮太后在東陵界內選擇的萬年吉壤作最後勘輿。經過幾日的勘察,認為此前所選吉壤確是“地勢雄秀,山川環抱,實乃萬古上吉之地。”同治返京後,遂呈陵址藍圖請兩宮太后閱示,慈安、慈禧兩太后親率臣僚來東陵勘察,甚是滿意。此處有兩座後山,原來一座名為平頂山,一座名菩陀山,尊奉慈禧和慈安兩太后的旨堂,同治十二年三月十九日,同治以硃筆改平頂山為普祥峪,改菩陀山為菩陀峪。隨後打樁立記,擬在普祥峪修建慈安陵,在菩陀峪修建慈禧陵。
清宮歷代皇后,慈禧作為最熱衷權勢,也最顯赫的一位皇后(儘管咸豐駕崩後才得到這個虛位)當屬無疑,這個女人在實際統治大清王朝近半個世紀裡,曾鬧出了許多違背祖制的事情,讓後人
第三章從正午到黃昏/121
為之揣度猜測,爭論不休。但是,在單獨建造陵寢這一點上,慈禧卻並非首創。
開皇后單獨建陵之先河的,是康熙五十六年奠逝的順治帝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即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4 歲入宮,被封為妃,繼之被冊立為中宮皇后,因不久入宮董妃的董鄂氏豔麗聰慧,頗受順治的寵愛,孝惠章皇后曾一度遭到冷遇,並差點將皇后的位子讓董鄂氏取而代之。但她入宮不到七年,董鄂氏撒手入寰,順治帝也駕崩歸天。年僅21 歲的孝惠章皇后自此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