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大夏軍隊拔除掉任何一座城池,另外一座城池便會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正好這時吐蕃大軍感染瘟疫導致元氣大傷,達扎路恭和尚結悉贊磨兩人先後逝世,尚結息能夠維持不亂已是燒高香,哪裡還有精力再去搭理大夏軍隊。
雖然夏蕃兩國早已劃定疆域邊界,但是疆域範圍隨時隨地都能發生變化,畢竟藥殺水以北地區的石國仍然在大唐軍隊手上,那麼誰先拿下來自然就是屬於誰的。
石國,柘折城。
尉遲勝接到白水城的緊急求救,他派遣其弟尉遲曜領兵一萬前去增援。
蘇劫自然不會放任這支軍隊支援白水城,他帶著五千騎兵在半路上進行攔截,雙方在城外以北二十里地展開大戰。
五千大夏騎兵瞬間把這一萬唐軍包圍起來,分為左右兩翼繞圈射擊,這也是非常典型的環繞式騎射戰術,依靠戰馬高速奔跑接近敵人,在近距離的情況下,確保弓箭射擊的命中率。
每名大夏騎兵裝備有兩個箭囊,攜帶有上百支箭矢,其中還有專門為貫穿敵人鎧甲而量身打造的破甲箭。
眾所周知,士兵們在戰場上為了儘可能減輕受到的傷害,普遍都會穿戴皮甲,精銳部隊還會身披鐵甲和銅甲,想要破掉他們防禦就必須使用到破甲箭。
破甲箭的箭頭相比錐形箭更要細長,十字開刃形狀,因此穿透鎧甲時的阻力很小,配上強弓硬弩足以達到破甲效果,唯一缺點便是需要消耗大量鋼鐵。
正好大夏帝國完全不缺鋼鐵,這才有足夠好鋼製造出破甲箭。
面對大唐軍隊縮成一團結陣防禦,蘇劫早已想到辦法對付他們。
冷兵器時代軍隊在戰場上進行指揮排程,那是需要使用旗幟和戰鼓層層傳達軍令,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如臂使指。
蘇劫根本不需要帶兵去衝擊大唐軍隊的步兵方陣,只需抵近觀察優先射殺敵軍旗手和鼓手,那麼便能癱瘓掉一個方向的指揮排程。
當初韋皋便是利用這種高超戰術,以兩千騎兵大敗三萬新羅軍隊,這類戰術非常適合用來對付野戰中的步兵方陣。
剛好尉遲曜所轄一萬唐軍皆為精銳步兵,壓根沒有搭配騎兵部隊,這就代表著缺少機動優勢,戰場勝負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