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勝多殲滅二十萬唐軍,這可不是普通名將所能做到的事情。”
殷天驕還不忘記提及李歸仁的過往,普天之下沒人比他更適合帶兵對付大唐,還不用擔心他會叛變投敵。
如今李歸仁在大夏朝廷官封輔國大將軍(武散官,正二品),勳爵等級已是碎葉郡公(爵位,正二品),距離國公之位近在咫尺。
要是李歸仁還想晉爵國公之位,那他必須再打一場大勝仗。
現在李歸仁已經高達六十歲的高齡,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滅掉大唐,這不僅是想要為同羅部眾報仇雪恨,更要徹底屠滅整個李唐皇室,而這也是為什麼說他不會叛變投敵。
因為李歸仁全家都是死於唐軍之手,所以他哪怕是死也不可能再去投降大唐。
事情起因都要從天寶元年開始講起。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同羅首領阿布思見到後突厥汗國滅亡在即,他在權衡利弊後帶領同羅部眾南下投奔大唐朝廷。
彼時大唐朝廷正欲滅掉後突厥汗國,對於同羅首領阿布思來降非常重視,李隆基親自冊封他為奉信王,賜姓名為李獻忠,還把同羅部眾安置在河套地區。
大唐朝廷把外族胡人內遷腹地置於軍鎮城旁,允許他們保持部落組織,從事放牧農耕生產,只收取輕薄賦稅,一旦打起仗來,這些胡人番兵需要自備戰馬甲冑跟隨出征,這種制度亦稱為“城傍制”。
當時李歸仁只有十六歲而已,他從小到大非常向往大唐帝國,深知這個國家富庶無比,遠非後突厥汗國所能比擬。
李歸仁為了能夠像其他蕃將那樣建功立業,他選擇參軍入伍報效朝廷,自備武器裝備乃至糧草戰馬,在同羅首領李獻忠的帶領之下,跟隨王忠嗣討滅後突厥汗國立下不少功勞。
由於李歸仁表現出眾,所以同羅首領李獻忠把他提拔為別帥,讓他未滿二十歲便能統領一軍,由此可知對他究竟有多麼重視。
後來李歸仁在天寶八載(公元749年)受到徵調參加石堡城之戰,他跟李獻忠兩人帶兵阻擊吐蕃援軍,哥舒翰這才順利拿下石堡城這一戰略要地。
在經過石堡城之戰以後,同羅騎兵開始聲名遠播,不僅吐蕃人感到膽戰心驚,就連河北道範陽郡的安祿山都想將其納入麾下,同羅部眾由此捲入大唐朝廷的鬥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