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名遠播,十幾萬同羅部眾由此捲入大唐朝廷的鬥爭之中。
安祿山以征討契丹的名義,請求李隆基調任李獻忠為副將,要求他帶領同羅騎兵出戰,此舉是想吞併他麾下的同羅部眾。
當時同羅首領李獻忠真可謂是求爺爺告奶奶,然而沒人願意替他說話,究其原因在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自從李獻忠帶著同羅部眾歸降大唐王朝,其他番兵在戰鬥力上就顯得有些不足,其他部落對於同羅部眾自然是落井下石。
李獻忠在走投無路之下,他乾脆選擇叛唐而走,一怒之下帶著十幾萬同羅部眾逃回漠北草原。
在李獻忠逃到漠北草原後,李隆基委任安思順為朔方節度使,讓他帶兵消滅叛唐而走的十幾萬同羅部眾。
渾瑊親自向安思順毛遂自薦,他希望能夠領兵討伐李獻忠。
安思順直接把這任務交給渾瑊。
渾瑊未滿二十歲便能帶領一軍深入漠北草原,並且還能做到大勝而歸,由此可見他確實厲害,管中窺豹也能看出他早就做好準備。
因為後突厥汗國滅亡以後,朔方軍已經好多年沒仗可打,所以大家都想借著同羅部眾的人頭來換取軍功,哪怕知道你是冤枉的。
大唐聯合各方勢力夾擊李獻忠,十幾萬同羅部眾慘遭圍追堵截,大部分人都是死得不明不白,只剩李歸仁麾下八千同羅騎兵懷揣復仇之火。
但凡有人願意替李獻忠求情說話,他也不至於率領十幾萬同羅部眾叛唐而走。
在安祿山還沒起兵造反的時候,大唐內部已經處於非常嚴重的傾軋。
先有皇甫惟明無罪遭到賜死。
後有王忠嗣慘遭嚴刑拷打抑鬱而終。
更有李獻忠帶著十幾萬同羅部眾叛唐而走,傻子都能看出李唐江山大廈將傾。
渾寬聽著兄長渾瑊娓娓道來,他總算明白大唐為什麼會覆滅得這麼快。
這還真是前人作孽後人遭殃。
李隆基在位期間埋了太多的雷,他晚年又是隻顧貪圖享樂,完全就是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要麼便是相信後人的智慧。
在歷史上若非有郭子儀和李光弼等名將力挽狂瀾,估計大唐江山早就滅亡,哪裡還能再延續一百多年。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