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部分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為組建自己的親信衛隊,“以行營為宮,選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

述律後亦選蕃漢精兵2萬騎組成屬珊軍。

遼太宗時,“益選天下精甲,置諸爪牙為皮室軍。”

此後,世代建置宮衛成為定製。凡皇帝去世,原宮衛並不解散,僅轉為普通宮帳軍,扈從后妃宮帳,守衛陵寢。新皇帝則重新組建自己的宮帳軍稱“御帳親軍”。

由此造成宮帳軍數目不斷增加。遼國至今先後七帝、二後、一個皇太弟,建有12宮1府,兵力總數達到10餘萬人。

各宮帳軍內建設契丹行宮都部署司和漢人行宮都部署司,分管宮內的契丹和漢人軍事。遇到戰事,老弱居守,丁壯從徵,成為遼朝軍隊的中堅力量。

同樣屬於遼朝禁軍的還有漢人組成的侍衛親軍。他們受設立於五京的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控鶴兵馬都指揮使司等專門機構管轄,主要負責守衛五京和鎮守遼魏邊境的戰略要地。

宮帳軍之後,便是部族軍。

遼國之法:“天子踐位置宮衛,分州縣,析部族,設官府,籍戶口,備兵馬。崩則扈從后妃宮帳,以奉陵寢。有調發,則丁壯從戎事,老弱居守。”

諸宮衛人丁四十萬八千永昌宮正戶八千,正丁一萬四千。若按其他各宮每戶二丁之例,則應是人丁一萬六千。諸宮衛人丁共為四十一萬, 騎軍十萬一千。

部族軍,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壯丁組成,供守衛四邊。

遼代契丹及奚人等被編作部族,其目的在於使契丹、奚人繼續保持舊的遊收生活方式,同時組織成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對付四鄰勁敵。人稱遼國四鄰,“強國以百數,居四戰之區,虎踞其間,莫敢接櫻,制之有術故爾”。

部族又分三種:

第一種是部落,包括太祖二十部和聖宗三十四部。也就是相對於宮帳而言的狹義的部族,為了避免引起歧義,姑且改稱部落。在契丹建國後,部落是作為中央集權下的國家行政組織而存在的,部落首長節度使是由國家任命的官員。

第二種是宮帳,包括諸斡魯朵(十二宮一府)、遙輦九帳、橫帳三父房、國舅五房。宮帳與部落的本質區別在於它是由世襲首長統領的氏族組織,這些氏族首長的身份是頭下世襲領主。如上所述,宮帳和部族(即部落)在遼國截然有別,絕不混同,因此《遼史·營衛志》“族而不部”的說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第三種是部族,包括五院部、六院部及奚王府等。這裡所說的“部族”被賦予了特殊的涵義,乃是指那些雖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但其中包含有若干帳族的部族組織。

以上兩種部隊是遼軍的主力,通常作戰的時候,其中騎兵就被稱之為“狼騎”。

此外還有京州軍和屬國軍。京州軍,亦稱三州鄉軍,徵集五京道各州縣的漢族﹑渤海族等的壯丁組成。屬國軍,由臣屬國壯丁組成。後兩種部隊為輔助兵力。

本來原先歷史中的遼國京州軍是“五州鄉軍”,但因為中原王朝沒有丟失燕京和大同,所以遼國少了南邊兩京,只剩三京了。原本五京民丁在錄的鄉兵為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名。而在現在這個遼國,卻只有七十多萬。這也是這個世界中的遼國不如原先那個世界“生猛”的原因之一。

按照當前的形勢來說,遼國人口約900…1000萬,軍隊總數經過戰爭損失和重新擴編,現在有約80萬。但因為遼國國土甚廣,西邊也需要壓制西夏、蒙古以及接近中亞那邊的遊牧民族,是以在東部領土能夠動用的兵力也就是五十萬出頭。

而現在遼國最大的麻煩在於光和女真人對峙、拉鋸的,就有接近四十萬大軍,面對雲家的廣闊南部邊境,居然只有戰鬥力最差的十來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