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篡改的原則】
【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資料的真實性】
……
《永樂大典》是傳世之作,但丟了。
上至明成祖朱棣和參與編纂的人員,下至黎民百姓全都紅溫了。
“所以,究竟是哪個天殺的,毀了我朝《永樂大典》。”
“出來受死。”
同位面的嘉靖皇帝瞬間羞愧難當。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宮中失火,奉天門及三大殿均被焚燬。
而當時的《永樂大典》正本收藏於南京的文淵閣,雖沒有受到損壞,但火災對《永樂大典》的儲存造成了極大威脅。
“還好《永樂大典》沒有因宮中失火而燒燬,不然,朕便是千古罪人啊。”
但作為《永樂大典》超級書迷的嘉靖皇帝又納悶兒了。
為了防範未然,他命人重抄了一本《永樂大典》副本作為傳世。
“難道正、副本都丟了?”
……
天幕還在繼續。
【《永樂大典》正本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世人猜測,永樂大典可能毀於火災,或陪葬於嘉靖皇帝】
【還有傳聞,《永樂大典》正本可能被盜走或流失於民間】
【但上述猜測均難以證實】
天幕所述,什麼火災,陪葬,明成祖朱棣一萬個不相信。
“朕的《永樂大典》去哪兒了?”
朱棣的目光移向影片中的彈幕,企圖從幾萬條評論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影片中的第一條彈幕,便成功惹惱了朱棣,他咬牙切齒唸了出來:
“大清朝正在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倒退了幾百年。”
,!
大明位面所有人都看到了這條彈幕,瞬間眼裡充滿了不甘與憤怒。
“是不是清朝那些人偷了我朝《永樂大典》?”
“是不是他們把大典藏起來了?他們沒人了嗎?不能編纂典籍嗎?”
“對了,他們是蠻夷,哪裡懂漢文化的魅力,他們只會破壞。”
朱棣憤怒歸憤怒,目光還是繼續看向評論區。
“《永樂大典》現在回收不到4。”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能預知未來所有發生的一切,《永樂大典》早有記載。”
“歷史上最全的百科全書沒了。”
“去國家圖書館看到了《永樂大典》,很震撼,也感覺很遺憾,丟失了那麼多。”
“聽說約翰牛國曾經搶了《永樂大典》,才修訂了第一本《牛津字典》。”
“希望《永樂大典》正本有一天能在華夏重見天日,延續華夏輝煌。”
“朕要是有全國玉璽,朕一定命令全國英才再寫一部。”
“如果我能穿越明朝,我一定要告訴朱棣,讓他多準備幾本才行。”
瀏覽了上千條評論,《永樂大典》去向眾說紛紜,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但最後一條評論,卻讓朱棣眼睛一亮。
“對啊,朕可以多準備幾套《永樂大典》,多備份幾套,朕不相信《永樂大典》還能丟失。”
“解縉、姚廣孝,朕命令你們二人多裝訂幾本《永樂大典》。”
解縉、姚廣孝二人對視一眼,覺得這個提議極好。
永樂大典編纂雖然繁瑣,但傳世價值極大。
一套容易殘缺丟失,抄錄100份,應該不會再弄丟了吧?
:()天幕通古代,給帝王一點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