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文遠直管放心,池陽有麴某坐鎮,晉軍休想越過一步!”

在晨曦的照耀下,張遼辭別麴義,率三千騎兵快馬加鞭一路向東而去。

而送走了張遼的麴義也心情暗爽,畢竟張遼不在的日子自己就是池陽關的主將。甚至在麴義看來,有沒有張遼都是一樣,反正晉軍插翅也別想飛過去!

從池陽到平陸不過一百八十里路程,張遼率領的騎兵以每個時辰六十里的速度進軍,晌午時分便過了樓寨,距離平陸還剩下五十里路程。

得知魏軍正在猛攻平陸城,張遼計上心頭,命麾下計程車兵去砍來樹枝綁在馬尾上,並製作了十幾面大旗虛張聲勢,然後在傍晚時分出現在平陸城的西方。

從東面遠遠望去,但見塵土飛揚,旌旗招展,馬蹄轟鳴,浩大的聲勢不下三萬軍隊的規模。

正在猛攻城池的樂羊唯恐唐軍會與城裡的守軍內外夾攻,急忙傳令暫緩進攻,同時派人請求龐涓分兵攔截,保證攻城的軍隊給城牆上的唐軍持續施壓。

龐涓站在高處極目遠眺,心生疑惑:“唐軍主力已經南下進攻申國,為何從西方來了數萬人馬?這其中莫不是有詐,還是有別**隊增援?”

但西方的梁國、成國、翟國等諸侯實力有限,傾全國之力也就只能湊出三四萬軍隊,而且與唐國素無瓜葛,又豈敢來捋魏國的虎鬚?

韓國與趙國倒是實力強大,也與唐國保持盟友的關係,但這兩個國家一個在東北,一個在東南,即便派出援軍,又豈會從西邊出現?

但看那遮天蔽日的塵土,龐涓又不敢大意,只好命呂獻、暴龍率兩萬軍隊向西迎戰。(ps:不要吐槽暴龍同學的名字,根據暴鳶而來,暴鳶是歷史真實存在的韓國大將,既然有鳶那說不定就有龍……哇哈哈。戰國名帥雖多,但衝鋒陷陣猛將卻是鮮有記載,只能靠虛構人物來推動情節,姜霸天就是這樣無奈的產物。有了解戰國猛將的讀者不妨留言推薦,劍客一定採納。)

“龐帥放心,某一定殺唐軍一個片甲不留!”

終於得到大顯身手的機會,暴龍攥拳怒吼,使得面目看起來更加猙獰。

摸不清對面來了多少人馬,為了穩妥起見,龐涓派出了三百輛兩駕馬車,五百輛四駕馬車,列開陣勢,浩浩蕩蕩的向西迎戰。

兩駕馬車就是由兩匹馬拉動的戰車,車上由一個人負責駕駛馬車,稱之為“御者”;另外一個人負責戰鬥,稱之為“甲首”。

而衝擊力更強大的四駕馬車就是由四匹馬拉動的戰車,中間的兩匹戰馬稱之為“服”,兩邊的戰馬稱之為“驂”。

與戰馬對應的戰鬥人員也比兩駕馬車多了一個,中間駕馭馬車的依舊稱之為“御者”,是“一乘”戰車的隊長。

戰車左面的武卒既叫“甲首”又叫“車左”,主要武器是長戈和矛,廝殺的時候負責勾殺敵方士兵,或者攻擊敵方戰車。

而戰車右面的武卒叫做“車右”或者“戎右”,也叫“驂乘”,主要武器是弓弩,負責在兩車交錯之前遠端射殺敵人。

不要以為“一乘”戰車就只有這幾個人,每一乘戰車都有專門的護衛人員,好似方離穿越之前的航母編隊。

一乘戰車後面會跟著二十到五十左右不等的步卒,他們或者手持盾牌,或者手持長槍,或者手持弓箭,任務就是協助戰車殺敵,並保護戰車的安全,儘量避免遭到破壞。

一時間馬蹄隆隆,戰車粼粼,八百駕戰車組成的車隊在兩千六百匹戰馬的拉動下,在一萬八千步卒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的向西迎戰來犯的唐軍。

夜色已經黑下來,城上城下,漫山遍野燃起了火把,好似漫天繁星。

樂羊剛才的暫停進攻給了唐軍喘息之機,再次重整旗鼓佈置好了嚴密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