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收斂,卻是也不害怕的樣子。

高廉不想多生是非,抬手打住幾方要說話的人後,扭頭吩咐梁紅英道:“全體下馬。”

梁紅英見高方平沒有啃氣,便固執的搖搖頭。

“你……”高廉大男子主義發作,便想把這個不長進的狂妄女子給綁了再說。

但好歹得給高方平一個面子,於是高廉忍住了道:“本縣不是建議而是命令,否則我把你等趕出城去。快些下馬。”

於是梁紅英只得下馬了,她是個相對有規矩的人,而這也的確是大宋的規矩,除非有樞密院的命令,否則沒有高廉的和博州的同意,任何一隻軍伍都不能進入高唐,違反可以定為叛軍。此點還不真不以高方平的意志轉移。

等梁紅英和虎頭營下馬後,再無人說什麼了,畢竟來說,富不與官爭,所以那些地痞模樣的人不在為難。

高廉彷彿已經習慣了這一切,揹負著手率先前行。

高方平是最後過坊的人,等全部人走過去後,高方平透過前,仰頭看著這四個字許久,鐵青著臉道:“遲早扯了這個牌坊。”

坊間諸人聽後不禁大怒,高廉也差點氣昏倒,想過來捂著小弟的嘴巴。他實在沒想到,高方平不學無術到了這種地步。

實際上高方平當然知道那四個字是太祖皇帝趙匡胤的題字。

顯德之功,說的就是顯德年號,後周世宗柴榮。

那個年間柴榮算是相對有作為的人。五代乃是歷史歲月中漢家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但柴榮相對是乾的最好的一個。老柴重用了趙匡胤,對趙匡胤有恩,其後發展經濟、發展吏治等等,乾的也算是有聲有色,可以說顯德年的事,對其後趙匡胤制定大宋的各項制度國策,都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於是陳橋兵變拿走柴家江山的趙匡胤,作為回報,就給了柴家一份誓書,還題字:顯德之功。

所謂的誓書,就是太祖皇帝趙匡胤代表大宋,對柴家的承諾和誓言,也就是傳說中的免死牌——單書鐵卷。

免死牌只是一個,在嫡系傳人柴進手裡,但是太祖皇帝的題字,卻可以用於到處裝裱,柴家子孫居住的坊前都可以有這幾個字,世人過坊皆要下馬這當然不是太祖皇帝的批示,而是天下人自己的解讀,久而久之,就成為了一種盛行的潛規則。

柴大官人在書裡是個相當正面的形象,但高方平不這麼認為。特別今趟在高家的基本盤高唐,經歷了這一幕後,高方平對柴家的印象非常之糟糕。

依仗著趙匡胤的“誓言”,柴家其實已經變為了一個藏汙納垢的毒瘤之地。事實上,《水滸》中的柴大官人家裡,也的確是藏汙納垢之地,專門收留那些遊俠亡命徒,大多數是犯了事、殺了人、惹了官司跑路的通緝犯,就跑去投奔,躲在柴家。然後在“顯德之功”四個字的庇護下,官府也不能去查辦、或是不方便去查辦。

然後柴大官人仗義疏財,廣納天下豪傑,一副不差錢的樣子哈哈笑道:儘管來吃來喝,酒肉管夠。

那麼這裡就有個疑問,柴進養通緝犯的錢哪來的呢?

總之高方平不相信是做生意賺來的,雖然柴家祖上就是奸商,但柴大官人的作風根本不是商人。因為商人都是奸人哪裡那麼大方,吃飽撐了用作生意賺來的錢去任由通緝犯裡白吃白拿。如果真有奸商這麼做,唯一的目的恐怕是要把通緝犯藥翻,然後送去官府領賞。媽的商人一但投資是要追求利潤回報的,這才符合商人邏輯。

或者呢,柴進如果是商人,又任由通緝犯白吃白拿,又不藥翻了拿去找官府領賞,那通常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譬如“圈養死士”。然後讓死士們為他創造更大的家業,然後圈養更多的死士。

至少,柴進也是拿著國家的賞賜、也就是納稅人的錢,去養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