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漢級攻擊潛艇水下排水量11000噸,最大3200米潛深,分貝低於60-90,水下航速達65節。裝載36枚21噸魚雷,186枚東風9型巡航飛彈。即使在2034年都堪稱戰鬥力強悍的海底潛伏者。
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的潛艇比起百年前的潛艇,根本沒法比較,譬如以現在的聲納水平,根本不可能監測到721的存在,721採用了先進的智慧動態海底背景噪音模擬,即便是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721還未被敵方記錄到水下特徵頻率,可以說721就是海底隱形幽靈。
從譚門島出發,到達加勒比海域理論上有三條航線,一是跨越南太平洋從南美洲的麥哲倫海峽進入大西洋然後沿著大西洋西岸北上進入加勒比海域,全長約3萬公里,行程約十天。這條道距離遠但是相對比較安全。
第二條航線則是橫跨太平洋,穿越巴拿馬運河,這條路最短,但也最不可行,畢竟該運河控制在美國手中,並且運河有多道船閘,想無聲無息透過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一旦露餡,將沒有退路,風險巨大。
第三條則是從北太平洋穿過白令海峽,沿北冰洋巴芬灣進入大西洋,然後南下進入加勒比海域。這條道約2萬公里,行程約7天。這條道的風險主要在北冰洋航道的未知。
而對於北冰洋航道,721的資料庫中有詳細的海底調查資料,這得益於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開展的北冰洋科學考察,基本摸清了北冰洋的航道及海底礦產情況。
北冰洋航道,721剛好在六個月前,當然是穿越前的六個月前,跑過一次北冰洋航道,當時的任務是跟蹤美國的一艘新型核潛艇測試,一直跟蹤到邁阿密海軍基地附近才返回基地。
因此,最終的線路選擇了第三條方案,透過北冰洋進入大西洋,然後南下加勒比。
湘江戰役前三天,譚門島潛艇基地。
馬思安教授和其他三名技術人員,在猛士車的接送下進入了潛艇基地。
馬思安教授已經五十多歲,頭髮已經略白,他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目前高一,寶貝的不得了,平常就是愛好收藏錢幣,除了國內的,國外的錢幣也非常關注。這次有機會主持打撈赫赫有名的海底沉船,這個興奮勁別提了。
楊猛是微山湖號補給艦的中士,主要負責艦船的應急維修檢查,公認的潛水技能最強的,能利用專業潛水裝置在1000米水底連續工作五個多小時。
葉長青是一家水下機器人公司的銷售工程師,他從沒有試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去探測一艘沉船,儘管他給客戶介紹過很多相關儀器。但他從來沒試過在七百多米深的海水中,親自去幹這個活路。
蔡武是中建曾母島建設工程公司的混泥土灌注裝置操作工,在建設曾母島的過程中,表現出了他對水下工程機械的操作獨一無二的準確度。
721攻擊型潛艇,標準配置人員56名,由721艦長曾文少將、政委葉繼祖少將帶隊執行此次任務。
譚門島潛艇基地,特區軍委的幾個常委都到場送行。
寧海濤跟曾文、葉繼祖分別握手,說道:&ldo;老曾、老葉,這次任務事關重大,潛艇要穿過北極,還要穿越日本海和美國東海岸,困難不小,要注意安全。你們倆我知道,膽大包天,喜歡幹打草撈兔子的買賣。這次任務不同往常,即使路上遇見日本的艦隊,也不準有搞一下的念頭,這些船遲早都是中國的財產,別圖一時痛快打沉了,這是敗家的做法。多的不說了,此次任務第一是安全,其次是快速,特區等你們來米下鍋。祝你們凱旋歸來。&rdo;
兩人敬禮答道:&ldo;請寧主席放心,保證完成任務。&rdo;
寧海濤點點頭,然後跟馬思安教授領導的小組握手話別,預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