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九。”
這句話就隱含著一個天機,那就是遁去的一。五十隻用四十九,那剩下的一呢?去哪裡了?沒有說。
道德經雲:“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
這句話同樣也是如此。三個十有三就是九,剩下的一呢?同樣也沒有說。這同樣也是天機。
天機就在那裡,已經暗示但不可明說。悟性高的人自然知道要去追尋其中奧妙,沒悟性的人自然沒有那份機緣。
道德經雲:“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這個一,說是太一說是太極,又說是道,何嘗不是說機緣?
道德經雲:“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車輪如果中間不挖空,就無法插入軸滾動行走。器皿如果中間不挖空,又怎麼可以盛東西?房子不空怎麼住人?牆壁不開門窗怎麼出入通風?實全為利,空無為用。
這些無一不證明了,雖然許可權是最高承受界限,但是卻不是最佳的突破界限。
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可是大衍之數卻只有五十。遁去了一成,又有多少人注意到?
所以胡想一刀的師傅武長空才說,要突破的話界限根本不是個人的最大承受點,而是比最高承受點要低的界限。
置死地而後生,是因為退無可退。或者退肯定死,進則有一步希望。
將這個界限降下來。明知還有後退的機會,明知還留有最後一絲搏命的力量,但卻始終不去想那退路,不動用最後的力量,那才是真正的昇華突破口。
比如十留一,將極限設定在九層上。永遠留一層不用,如果九層解決不了,那就是死。而不是用到十層全力。
這是一個內外壓力的狀況。
在內,個人精神思想上的壓力,壓制住自身的明明有一絲生機的。並且使用自身的力量壓制自身力量,這是由內到外的壓力和考驗。
在外,外力對個人精神思想和力量上的衝擊。
這就是武道上的一個奧妙。單憑個人領悟,可以說一個星球也不一定能有一個人領悟得到。如果武長空不告訴胡想一刀,胡想一刀又怎麼能夠知道?
當初武長空也並不知道這點,卻是機緣巧合下誤打誤撞成就的。那時候他的兩個手段,一個是電擊雷劈,另一個就是封印自身實力。如果沒有封印自身實力後的一步一步再次解封,他也不一定就能最後有破碎虛空的機會。
其實當初武長空並沒有領悟利用到這個遁去空用的天機。就算是後面的封印實力,也是巧合下的想法而已,幫助不大。武長空真正幫助大的還是冒死利用天地雷電淬鍊,不生即死、乾脆利落。
這個雷電淬鍊天法他也傳了胡想一刀,不過估計胡想一刀不太看好這個功法。
同時還傳的功法就是這個遁空天機天法,胡想一刀兩個功法都知道卻選擇了這個功法。這個功法確實比雷電淬鍊天法要好,存在一絲遁去的希望。不象雷電淬鍊天法,不生即死沒有二選。
但是雷電淬鍊天法提升的速度比遁空天機天法要快很多。不過用胡想一刀的說法,死得也快很多。
其實要說胡想一刀沒有為武道獻身必死的信心,那也說不過去。其實這是兩條路,可以選一條也可以兩條同時。不過武長空沒有告訴胡想一刀的是,遁空天機天法其實武長空只是憑藉經歷和成功後的領悟而創設的。理論推演上武長空認為沒有問題,實際上……
實際上胡想一刀這樣選擇,就是幫著證明武長空的理論。說得直白點,胡想一刀就是遁空天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