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的人不用陰陽五行便可推算出吉凶。
【為濁富,不若為清貧;以憂生,不若以樂死】 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做一個骯髒的富貴者,不如做一個清高的貧窮者;憂鬱地活著,還不如快樂地死去。
【富貴而勞悴,不若安閒之貧賤;貧賤而驕傲,不若謙恭之富貴】 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如果富貴了而憂愁、勞累,倒不如雖貧賤卻安閒自在;如果清貧卻驕傲自大,倒不如富貴卻謙遜有禮。
【酒可好,不可罵座;色可好,不可傷生;財可好,不可昧心;氣可好,不可越理】 出自清代張潮《幽夢影》。意為:可以喜好美酒,但不可酒後耍酒瘋罵人;可以喜好美色,但不可以傷害身體;可以喜愛錢財,但不可昧心獲得;可以有脾氣,但不可以超出情理之外。
心境平淡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出自《道德經》。意為:低賤是顯貴的根本,低下是高大的基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出自《論語·學而》。意為:別人不瞭解自己,而自己也不生氣,不也算得上是君子嗎?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出自《孟子·告子下》。意為:憂愁患禍能夠使人更堅強地生存下去,而安逸享樂則會使人沉淪頹廢甚至滅亡。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出自《荀子·榮辱》。意為:樂觀的人容易長壽,而多慮的人往往短命。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出自《莊子·駢拇》。意為:野鴨的腿雖然短,但要給它續上一段,也會使其痛苦;鶴的腿雖然長,但若截掉一段,也會使它悲痛。
【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出自《莊子·大宗師》。意為:修為高的人睡覺的時候不做夢,醒著的時候也沒有憂愁。
【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自《莊子·田子方》。意為: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而相比之下,生命的結束倒顯得次要了。
【萬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 出自《韓非子·解老》。意為:萬物都會有茂盛和衰敗,萬事都會有鬆弛和緊張。說明盛衰、張弛是一切事物的規律。
【不醜不能,不惡不知,尚矣】 出自《呂氏春秋·孟夏紀·用眾》。意為:不因為自己有所不能而感到恥辱,不因為自己有所不知而覺得可怕,這是優點。
【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 出自《呂氏�春秋·本�生》。意為:地位高至皇帝也不驕傲,低至百姓也不煩悶,這才是道德完備之人。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出自三國諸葛亮《誡子書》。意為:寧靜用以修養身心,儉樸用以涵養德行。
【蔬食足充飢,何必膏粱珍?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繡文】 出自唐代白居易《贈內》。意為:粗茶淡飯也足可以填飽肚子,何必非要山珍海味呢?粗糙的絲綿也能夠抵禦寒冷,何必非要錦衣華裳呢?
【樂太盛則陽溢,哀太甚則隱損】 出自《漢書·東方朔傳》。意為:過於高興就會散溢陽氣,過於哀傷就會減損陰氣。
【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 出自《漢書·岑彭傳》。意為:人總是苦於不知足,得到了隴地,還想要得到蜀地。形容人的慾望總是沒有止境。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出自戰國屈原《楚辭·漁父》。意為:滄浪的水如此清澈,可以洗我的冠帶;滄浪的水如此汙濁,可以洗我的雙腳。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出自晉陶淵明《移居二首》。意為:人的衣食需要自己經營,只要付出勞動,田地是不會欺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