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分卷閱讀142

是有人喜歡。

曹操一頁頁地看,然後又一次次的改變關鍵詞搜尋。

有人一一細數他的優點,他的功績,也有人一一細數他的惡劣,他的過錯,然後這兩類人吵得不可開交,吵著吵著又把劉備和孫權牽扯進來誇或者罵。

他看了很多,直到看到一條內容。

“功過誰都有,三家主公誰還沒個高光和黑點。但曹操身上的矛盾和複雜,很難在別的人物身上看到。曾經不要命的忠臣,成了天下人口中的曹賊,卻不會有‘崩人設’的感覺,而是一種唏噓,一種歷史獨有的厚重感。總是讓人去假設:如果他沒有變心,會是怎樣的結果。但是,如果史書中的曹操是個治世能臣,或許反而沒有這麼多人喜歡,古往今來五千年,治世能臣不差這一個。奸雄只有這一個。上有伊尹霍光,下有王莽董卓,他站的位置剛剛好,往前一步就能是伊霍,往後一步就是王董。他沒有成為任何人,他就是他,曹操。”

曹操盯著螢幕很久,比起前面幾次搜尋看到的誇獎喜愛或者辱罵厭惡,這個撇去功過的評價卻刺中了他的內心。

後世之人感嘆他為何不能保持初心,又並不希望他真能一直是個忠臣。

大丈夫處世兮,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似乎絕大多數人都知曉他曹操,即便褒貶參半,未嘗不可……

曹操突然想到了什麼,開始搜尋荀彧。

推薦搜尋中有這樣一條:為什麼很少有人知道荀彧。

話題中拿諸葛亮來模擬荀彧,兩個陣營的主要謀士,荀彧甚至還在正統漢帝身邊做事,並且是正統漢室裡的死忠,可知名度卻遠遠不敵諸葛亮,甚至不敵早逝的周瑜。

曹操不禁疑惑,難道忠臣真的會泯然於眾嗎?諸葛亮不也是忠臣嗎,為何他流芳千古,人盡皆知了?

曹操又重新看了看之前的內容,閉目咬牙道:“泯然於眾,亦不可改我之志。”

他不信他曹孟德只有當奸雄才能留名史書,他不僅要當忠臣,還要超過伊尹霍光,讓他時間線的後世百姓,都稱頌他曹孟德是千古完人。只有好評,沒有差評!

第二天,沒有休息好的曹操頂著個黑眼圈醒來。

一眾人到食堂去吃早飯,就一日三餐這件事也值得學習,他們那會只有兩餐的習慣,普遍飲食不足,但是,需要足夠的糧食作為支撐。

說到糧食這事,劉備想到之前開會討論時提到過,後世有畝產千斤的種子,如果有機會得到的話,在不影響任務的前提下一定要最高優先順序。

於是劉備和眾人知會一聲,主線和陣營任務目前都有明確的方向,他打算去尋找這個畝產千斤的種子。

眾人當然都應下,糧食比任何東西都重要,甚至遠勝於更厲害的兵器,吃飽飯這件事,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袁紹不想功勞都給曹操和劉備沾了,便主動與劉備搭夥。

周瑜和蔣幹繼續往教學樓去,這次就不聊案情了,有些好奇後世這個國家的建設過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