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小喬過來看望,見周瑜就在亭中睡著,唯恐周瑜著涼,便令兩員兵士,將周瑜搬入其寢室。周瑜實在過於疲倦,睡得甚沉,並無醒來。
周瑜聽小喬將適才之事說畢,心中暗裡慶幸,自己並未一時衝動,犯下不可挽救之事。
當下周瑜故意支開小喬,小喬剛是走出,周瑜便急從懷來拿出孫策給與他的遺命文書,來到奏案邊,於燈前燒燬。不一時,兵士來報,孫權前來看望。周瑜定了定神,整衣一番後,便轉出大廳,來見孫權。只見孫權身穿虎威紫袍,腰繫一條虎頭玉帶,甚是英氣逼人。孫權一見周瑜來到,連忙作禮而拜。
“弟貿然來訪,還望哥哥莫怪。弟聽聞哥哥犯病在身,心想必是因我兄慘死之事,仍舊耿耿於懷,而至心神動盪,心緒不靈。恰好,弟有一株千年人參,可補神益氣,特來相贈。”
孫權滿臉關切,毫無虛偽之色。周瑜默默地望著孫權,腦念電轉,忽然雙膝一跪,向孫權跪拜而道。
“勞煩主公費心,臣已康復,不日即可行事軍務。主公接領東吳大位,臣遲遲未來謁賀,還請主公恕罪!!”
“哥哥你這是何意,快快起來。這四下無人,你何必向我施這等大禮。我兄長已死,東吳尚未安穩,左右我還需多多依仗哥哥。還望哥哥竭力相輔。”
孫權連忙來扶周瑜,周瑜頓首叩地,厲聲喝道。
“臣必以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孫權聽了,不由腳步一慢,心神一震。他今番過來看望周瑜其意有二,一者是看周瑜是否對他起了疑心,二者則是看周瑜是否欲想趁如今東吳不穩,暗中奪權。如今孫權卻見周瑜極其誠心,對自己毫無反意,當即心花怒放,連忙扶起周瑜,張口問道。
“弟雖不才,但今承父兄之業,國家大事,不敢絲毫怠慢。哥哥認為,我將何策以守之?”
周瑜神色一凝,朗聲而道。
“主公莫憂,自古以來,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我東吳不少高才之士,一直以來未得重用。為今之計,主公當以一一重用這些高才之士,借其安穩局勢,然後東吳可定也。”
孫權聽言,面色一凝,遂便問道。
“先兄遺言,內事托子布,外事全賴哥哥。恕弟我眼拙。除子布與哥哥二人外,不知我東吳尚有何些高明遠見之士?”
“子布賢達之士,足當大任。不過若有顧元嘆,諸葛子瑜此兩人相輔,內政之事,不需再憂。至於為臣,瑜不才,恐負倚托之重,願薦二人以輔主公,處理軍務大事。”
軍務大權,乃一國之本,孫權聽言,一雙梟目剎地迸射兩道精光,緊緊地盯著周瑜問道。
“哦?不知何兩人竟能得哥哥青睞?”
“一者乃魯子敬,此人胸懷韜略,腹隱機謀,可擔之大任。不過他心性仁善,但凡需大切大斷之時,主公可奪量考量。二者乃呂子明,此子雖尚年幼,但其無論謀略或是機智皆是上乘,為人老成果斷,亦可交付大任。軍務之事,若能再得此二人相輔,可無憂矣。主公初登大位,正是重立朝社之時,若主公願重用瑜所說四人,東吳必能有一番新的氣象。”
周瑜凝神而道,孫權一一聽著,梟目內一絲寒意漸漸褪去。從周瑜這數番話裡,他便能聽出,周瑜乃真心實意輔佐自己。孫權當下作禮而拜,謝過周瑜指教之恩。周瑜遂回禮而拜,兩人就在大廳內細談一陣。少時,孫權正欲辭去,起身時,臉色微微一變,向周瑜意味深長而道。
“哥哥與先兄乃結拜兄弟,情義之深,就連權亦是極為羨慕。不過先兄已死,其立下遺命,由弟我統領江東之事。弟承先兄遺志,必定竭盡所能,率我江東豪傑,一統江山,成就皇圖霸業。弟視哥哥,如若先兄之親,但願哥哥亦視弟,亦是如此。弟必遵從哥哥教誨,絕不敢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