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掌聲雷動。
李文學評論家率先開口:“雖然…題材新穎,但文筆流暢,構思巧妙,確實…值得一讀。”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或許,這正是…文學的新方向?”
李文學評論家的肯定,如同給新文學打了一劑強心針。
一些原本持反對態度的傳統文人,也開始重新審視新文學。
新文社的第一本書,雖然發行量不大,卻在文學青年中引起了轟動。
茶館酒肆,街頭巷尾,到處都在討論這本書。
“聽說了嗎?新文社那本書,可好看了!”
“我也聽說了,據說裡面有神仙,有妖怪,還有…哈士奇!”
“哈士奇是什麼?”
新文學的種子,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播撒開來。
然而,李元嬰並沒有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
他知道,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如何吸引更多讀者,尤其是那些保守的讀者,才是最大的挑戰。
“殿下,”蘇瑤走到李元嬰身邊,低聲說道,“咱們的新書雖然在年輕人中很受歡迎,但那些老學究們,似乎…不太買賬。”
李元嬰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婉兒也湊了過來,提議道:“要不,咱們辦個詩會?邀請那些老學究們來參加,讓他們也感受一下新文學的魅力?”
“詩會?”李元嬰搖了搖頭,“太老套了,沒意思。”
“那…怎麼辦?”婉兒和蘇瑤都有些著急。
李元嬰神秘一笑:“山人自有妙計。”他附在兩人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婉兒和蘇瑤聽後,眼睛一亮:“妙啊!殿下,您真是…鬼才!”
李元嬰大手一揮:“事不宜遲,馬上準備!”
第二天,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都貼滿了告示:
“新文社…大型…文學盛會…”
告示上的內容,卻只寫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被一塊紅布遮蓋著。
人們紛紛猜測,這紅佈下面,究竟寫著什麼?
李元嬰站在新文社門口,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揚:“好戲…即將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