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為姜國公當了說客啊,是他找了你嗎?朋友忍不住問道。
非也非也。趙輔季搖頭:我推舉姜國公,為的不是私人情感或利益,而是為了北疆穩定。
聽到趙輔季這話,朋友撫掌而笑:是了,你趙輔季一直以來都是視功名利祿為糞土,除了大義,姜國公又如何透過其他來說服你?
事實上姜國公並沒有找過我,甚至於他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如果知道我讓他去北疆暫代,搞不好還會埋怨我。趙輔季說道:畢竟是暫代,不是掌管。
朋友這才意識到趙輔季之前話語中的重點,問道:為什麼是暫代。
趙輔季實話說道:雲家軍幾代以來都由雲家人掌管,短短几年他們是不會忘記雲家人的,雲守邊能力不錯,過幾年應該也會有晉升的軍功,只要他能掌管雲家軍,那麼不管是誰坐鎮北疆,都坐不穩的。
這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朋友也不吝於和趙輔季說實話:雲家軍掌管北疆多年,雲將軍出意外,是讓雲家軍易主的要機會,要知道之前雲家的情況,和割據的諸侯王又有什麼區別?!倒不如趁此機會召回雲家眾人,將軍隊掌握在朝廷的手裡。
萬萬不可!趙輔季連忙制止道:朝堂中有此想法,很容易就導致雲家軍內部混亂,到時候雲家這個假諸侯是沒了,但是匈奴這個真異族恐怕就要南下了!
趙輔季這話說的不好聽,但確實是實話,一旦雲守邊等人離開,剩餘的將士恐怕會有這軍隊已經不是雲家軍了,朝廷既然能派人過來,那麼我上我也行的想法。
一旦軍隊中有多人產生這種想法,必然會有爭鬥內亂,而北方的匈奴正在虎視眈眈厲兵秣馬,這是將北疆拱手相讓啊!
朋友苦笑:兄豈不聞,朝堂內有一說法,名為‘攘外必先安內’?
趙輔季大怒:何人出此言?誠為賣國賊也!民族罪人!
朋友向上指了指:無非是揣測聖意。
趙輔季怒容暫停,留下一聲長長的嘆息。
兩人此時還能討論一下雲家軍的人選,趙輔季還怒斥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但是很快,朝堂就打了臉。
南部多縣遭受亂軍攻擊,白蓮教蠱惑民眾,攻下四個縣城,亂軍業已達萬人。
在如此的動亂之下,原本想要解決亂軍捂住蓋子的官員們終於發現自己搞不定這事,只能上報朝廷了--畢竟丟官總好過丟命。
原來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就知道附近發生了動亂,但是誰也不想被朝廷追責罷官,加上對農民起義有發自內心的輕視,下意識就覺得他們成不了大事。
這種情況下,大家當然不想馬上上報朝廷,就是要上報,也要等自己率領城中兵馬擊敗亂軍,才上報功勞。
在這種放任不理的態度下,白蓮教越發壯大,裹挾了越來越多的民眾稱為叛軍。
雲破軍等人找周邊城市說明叛軍情況,自然也遭遇了類似的事情,一開始對方只是讓雲破軍一行人去府城稟報,等到了府城,明明說好了會上報會剿匪,但是一直沒有反應,直到有信從前線傳來,得知叛軍業已招兵買馬突破一萬人,連克四縣,府城的官員們才慌了,衝忙上報。
但凡上報地再晚一點,雲破軍都要寫信給朝廷了。
因為官員準備上報,親衛首及時領按住了雲破軍:本地的父母官有守土之責,他們上報情況後,朝廷自然會派官兵來圍剿亂軍,我們本來就是以私人名義尋找將軍,實在不必多事。
雲破軍已經是十歲的小少年,收到家中多年的教育薰陶,本身也不傻,自然明白親衛首領為什麼阻止自己,無非是因為雲家軍累世功高,難免惹皇帝忌憚,對於地方軍權相關事項,實在是不宜插手。
府城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朝堂於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