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的問題。
從琅琊國起兵? 楚天統一琅琊國,擊敗陶謙、逼降曹操? 掃蕩青州黃巾,虎踞中原? 北伐冀州、幽州,抵擋蒙古帝國? 又東定遼東? 進擊關中? 統一漢帝國,幾乎參與了所有大戰,戰功赫赫。
戰功太高,不可能居於人下。
“終於要稱帝了……”
楚天又看了一下戰國四大名將的羈絆特性——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在一個戰場,各自軍團攻擊力+8,防禦力+7,每擊破一支敵軍,士氣恢復1-20點。
不知不覺間,楚天已經湊齊了五子良將、戰國四大名將、北齊三將、五虎將等組合。
劉備、關羽、張飛還沒有真正效忠。
楚天將傳國玉璽取出來。
很快就要正式稱帝,動用傳國玉璽。
到時候,楚天就是中原的皇帝,兼任草原大單于,將中原和草原合併。
傳國玉璽被放在楚天的書案上,楚天又檢視這一次國戰可兌換的物品列表。
每一次國戰都有大量好東西,即使是經常排名第一的楚天,積分也不夠用。
楚天檢視可兌換物品列表,所需積分最高的道具是“漢初三傑招募令”。
【名稱】:漢初三傑招募令
【品階】:超聖級
【描述】:使用後,可招募漢初三傑,韓信、張良、蕭何。
【所需積分】:200萬
【可兌換次數】:唯一道具
200萬積分,根本沒人可以兌換。
楚天搖了搖頭。
他記得以前見到這個道具,需要999萬積分,而現在只需要200萬積分,還是換不起。
還是換一些力所能及的道具好了。
楚天主要考慮兌換火器,西方領主的火器帶來的威脅不小,僅僅憑藉5000人的神機營,難以應對。
夏城的酒樓,曹操、袁紹、許攸三人相聚。
三人再次相見,不由有幾分感慨。
袁紹被俘虜以後,在夏城隱居,以減少楚天對他的防備。
袁家四世三公,袁術被殺,袁紹的影響力不小。
不過,隨著袁紹隱居十年,再加上楚天統一漢帝國,聲望如日中天,因此楚天對袁紹的監督力度減小,認為袁紹沒有威脅。
實際上袁紹確實沒有什麼影響力了。
樹倒猢猻散。
袁紹為了自保,隱居十年,門可羅雀。
現在世家大族們依附的是江東孫家、譙縣曹家、西涼馬家,以及房玄齡、賈詡、衛青等文臣武將。
人就是這麼現實。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可以流傳千年,不是沒有道理。
絕大多數人看重的只是利益。
袁紹看向夏王府所在的方向:“夏王平定天下,估計很快就要稱帝了。原本我以為會是我們袁家,可以取得天下。”
曹操說道:“如今天下安定,實乃百姓之福,沒有夏王,說不定戰亂持續百年,生靈塗炭。”
曹操為楚天征戰十一年,已經甘於擔任一員將軍。
許攸搖頭:“孟德錯了。中原之外,強敵環伺,依我看來,不出十年,夏王多半會再興兵戈,征戰四方。”
曹操眼中有神采:“子遠你說的不錯,兵器司、軍略司、後勤司,事務繁忙……不過在中原之外征戰,總比中原內戰,給百姓帶來的破壞更小。更何況,如果中原不主動出擊,那麼,將來各路蠻夷進軍中原,千里將會荒無人煙。”
曹操目前是將軍之一,而許攸在軍略司之中。
楚天已經建立了新的軍事制度。
楚天直接管轄和任命各個軍主、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