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支撐蝸巢科技產品技術研發的需求,我後續會考慮尋求跟其他一些高水平高校的合作。不過,我個人還是希望東洲的院校能更快、更好的發展起來,也會竭盡所能提供支援;即便這個難度非常大……”
現代高水平的產品技術研發,涉及環節太多,不是三五個科學家拍腦袋,三五天就能解決的。
高水平的專案帶頭人不可或缺,但同時更需要大量從事基礎研究工作、耐得寂寞,長期拿著試劑瓶坐在實驗臺,或日以繼夜敲打程式碼的技術民工參與進來。
蕭良下一步會不斷引進更多的頂尖科研人員參與他們的專案研究,但更多從事基礎研究工作的人員,現階段只能盡一切手段的挖掘東洲本土院校的資源。
然而除了工學院等院校的學術水平參差不齊外,這些院校的封閉性、自成一系,都決定了挖掘的難度。
東洲院校目前在電子資訊、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新興學科建設上,都存在嚴重的不足,更不要說開展高水平研究了。
而東山區將來想在技術及資本密集型產業上有所作為,如何更好的利用、發展主要集中於秀山街道的院校資源,也是真正能為這座城市建立功勳的大課題。
九三年、九四年,國家連續頒佈教育改革發展綱要與實施意見,提出高等教育改革重點要放在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上,改變當前條塊分割的弊端,形成以省級政府為主的新體制框架。
在國家推動下,很多部屬高校要麼劃給地方,要麼從各部委、總公司脫離出來,劃轉到教育部管轄,掀起院校合併的高潮。
地方院校也蠢蠢欲動起來,開啟學院合併升格大學的序幕。
可惜的是,東洲三座設有本科專業的主要學院,工學院、醫學院以及師範學院牽涉太多的利益及主導權紛爭,地方財政又捉襟見肘,沒有底氣給予積極支援,最終拖到零四年才合併成立東洲大學。
零四年才升格為大學,還是太晚了,錯過新學科建設、招攬頂尖研究型人才的最佳時機,前世東洲大學在應用型大學這個龐大的群體裡,也只處於較低層次上,不要說去觸碰研究型大學的門檻了,影子都沒有看到。
接下來在東山區,蕭良將竭盡全力去做的,一方面將繼續壯大蝸巢科技(含南亭實業其他相關的產品技術)研究體系,同時推動蝸巢科技建設的研發平臺,為東山區以及整個東洲市的相關企業提供技術合作孵化服務。
這一點,蝸巢科技已經在做了。
閥控蓄電池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基本上都跟蝸巢科技建立了技術合作,共同攻克目前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
蕭良最初推動蝸巢科技與工學院合作成立能源電化學聯合實驗室,將問題還是想簡單了。
實際運作下來,發現閥控蓄電池進入更深層的研究,以及剛開啟的鋰聚合物(含鋰離子)電池研究,早就不再侷限於電化學領域,還高度涉及工程、材料、物理、能源等一級學科;涉及的二級學科更是多達二十餘類。
這些學科,工學院要麼極其薄弱,要麼壓根都沒有涉及。
蝸巢科技也計劃根據完善自身研究體系的需要,與工學院以及其他高校、科研機構成立更多的聯合實驗室,並以此推動東洲本土院校新的學科建設。
與工學院化工系合作的能源電化學聯合實驗室,除了在年初依照簽訂的合作協議撥付一千萬研究經費之後,六月底又追加一千萬元,用於新增研究課題的開展。
下一步,蝸巢科技還有可能會與工學院的材料工程系,再籌建一座新的聯合實驗室。
工學院九六年辦學經費總預算還不足四千萬,蝸巢科技在聯合實驗室投入的經費可以說是驚人,這還不包括蝸巢科技自身研發體系的建設與諸多研究專案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