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亦詢之荀公達,公達乃雲:‘不能言誰可也,然能言誰不可——乃有三不可……’”
聽皇帝這麼一說,是勳、曹德也不禁感起興趣來了,趕忙詢問:“何謂三不可?”曹操乃轉述道:“嫡子在庶不可立,兒輩在孫不可立,冠者在稚不可立。”
荀攸這“三不可”究竟是什麼意思?首先他等於排除掉了曹衝的繼承可能性,因為“嫡子在庶不可立”。曹操目前的嫡子,首先是曹昂,然後是卞皇后所生三子——曹丕、曹彰、曹植。荀攸認為,嫡庶之別不可錯也,除非那四個全都掛了,否則你不應當考慮別的兒子繼位。
其次,“兒輩在孫不可立”,因為臣子們私下商議儲君之事,有一種聲音,是倘若嫡長子曹昂必然被廢的話,不如立嫡孫曹髦繼位吧。荀攸認為這是斷然不可的,除非曹操你的兒子都死光了,否則不能考慮孫輩——叔叔們真的會服侄子嗎?
第三,“冠者在稚不可立”,國家思得長君,不要考慮未冠的少年。本年曹髦才十二歲,曹丕嫡子曹叡才十一歲,曹操其他的孫子,除了幾個身份實在低微的以外,比這倆孩子也都要小,也跟“兒輩在孫不可立”相互呼應。此外,曹衝雖然已冠,但他行冠禮比較早,本年才剛十八,荀攸言下之意,比曹衝歲數大的哥哥們很多,按照古禮,上二十才算成年呢,十八歲仍為“稚”,不當受立也。
此前的謠言風波,使得曹操對曹衝也失瞭望,雖然並未向他人透露,但他的態度擺在那裡,曹衝之失寵已是難以遮掩的秘密了,荀公達玲瓏心竅,當然瞧得出來。所以荀攸雖道“不能言誰可也”,但他“言誰不可”,也等於把曹衝給排除在了儲君備選之外。他的真實用意,是希望能夠保全曹昂,倘若不成,那就從曹丕再往下排,還是按順序來,如此才可保證政局的安穩,便有波瀾,不至甚大也。
曹操當時聽了荀攸的話,就想明白他的用意了,如今轉述其言,曹德、是勳也皆心知肚明。二人不禁對視一眼,隨即曹德就說:“太宰老成謀國,所言是也,然臣以為仍當寬宥子修。陛下春秋正盛,但嚴加督責,孰謂太子不可教也?”
曹操微微苦笑,說我跟荀攸一樣,也快六十啦,怎麼能說“春秋正盛”?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確實還能活好幾年,但能有十年嗎?我自己不敢打包票啊。而且子修都已經三十有六了,人到中年,性格已經定型,恐怕是很難扭轉過來的啦。說著話轉向是勳:“宏輔以為若何?”
是勳心說看起來你廢太子之心已定,連曹德都勸不回頭,我再說什麼也是無益——再說我確實不打算扶保曹昂了——可是換誰上來才好呢?按照荀攸的建議,那就只有丕、彰、植三人,無論按禮法長幼有序來算,或者論才能銼子裡拔將軍來算,都應當是曹丕為嗣的。只可惜曹丕身邊圍繞著太多世家子弟,我實在不甘心歷史再走回老路上去呀……
你向我徵求意見,問題我自己心中都還沒有一個準數,又該怎麼開口才好呢?要不,我再來攪攪渾水,然後請你自己拿主意?
想到這裡,不禁眉頭緊鎖:“太宰之言,臣不敢苟同。”
曹操聞言倒是大感意外,心說難道是宏輔你還希望曹衝上位?或者想要讓我傳位給曹髦?嗯,聽說那倆小子倒是經常去拜會你,你們之間的關係恐怕不一般哪。便即問道:“何謂也?可坦誠言之。”(未完待續。。)
ps: 前幾章犯了一個大錯誤:是復應該比是雪大一歲,他是哥哥,是雪是他妹妹而非姐姐……也不知道怎麼腦袋就亂了……已修,請讀者朋友們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