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1部分

天幸地圖上畫著有一條大河,名叫馬訾水,也就是後世的鴨綠江,溯江而上,直接便可抵達丸都山南,不必要先打紇升骨城。而且紇升骨和馬訾水之間還有二百多里山地,敵方想來斷我後路,難度係數並不算小。

再說了,我用水師掩護陸師經過,然後即將水師在馬訾水中一橫,把強弩“烈風”朝岸上一瞄,你敢過來就是個死啊,根本站不住腳跟。

郭淮、郝昭對魏延此議頗感興趣,紛紛表示可以考慮,鄧艾、石苞品秩太低,基本上沒有他們說話的份兒。是勳正在沉吟,旁邊兒子是復倒先開口詢問了:“未知馬訾水能行海舟否?”

是勳瞥了兒子一眼,暗暗點頭。董蒙回答說,馬訾水從海口直到兩國邊界,在遼東境內段是可以航行大船的,應該沒有問題——因為那年月的海舟其實比江舟也大不了太多,吃水並不深——但在高句麗境內的水文情報就比較缺乏,只是——“今正當盛水期也,每常氾濫……”

魏延說氾濫好啊,這說明岸邊還有不少平地,方便陸軍行進。要是實在泛濫得厲害,乾脆,陸師就乘坐我的舟船直奔丸都山好了。

曹真說了:“若陸師沿水而上,水師自後遮護,必乃可行。然若水泛,陸師但乘舟上,顛簸疲乏,即遇敵,恐難遽陣而戰也。”理論上坐船比走路輕鬆,但你別忘了,我麾下可有將近半數的旱鴨子哪,未經訓練,恐怕上了船就再走不動道了,倘若倉促遇敵,哪兒還有戰鬥力呀?

眾將議論紛紛,最終必須要請是勳決斷。是勳倒是早就有了腹案了,當即一拍几案:“乃可兩道併發,無虞也。”(未完待續。。)

ps: 明晚要帶孩子去參加舞蹈班的彩排,估計得拖到二十一點才能更新了,特此提前說明並致歉。

第二十三章、兩道併發

從遼東發兵,往攻高句麗,有北、中、南三條道路可走。提出北路計劃的夏侯蘭,在議事諸人當中,論資歷、品位都僅在是勳之下,可問題曹真是欽命的主帥,而且夏侯蘭這個夏侯屬於疏族遠親,跟夏侯淵、夏侯惇等人的關係,比曹操跟曹宏、曹豹兄弟的關係還要遠——這支夏侯多少代之前便遷居常山了,反倒跟趙雲是同鄉——所以曹真一表明反對態度,夏侯蘭當場便閉口不言。

剩下兩路,一走直道,一沿馬訾水東上,相互之間爭論不休。最後是勳一言以決,說你們都別吵了,咱們乾脆兩路併發吧。

曹真當場就慌了,急忙擺手:“太尉三思!”咱們的總兵力還不足兩萬,而據董蒙所言,高句麗倘若全師來敵,能夠湊出三四萬兵馬來,本來就是以寡擊眾,你再分道而前,恐怕哪一路都很難取勝啊。

分則力弱,合則力強,兩萬人分成兩個一萬,除非相距不遠,隨時可以犄角策應,否則每部的實力並不僅僅二除二得一那麼簡單,恐怕還到不了零點八。這在軍事上是個常識,是勳雖然二把刀,當然也不會不明白。

那麼是勳又是怎麼考慮的呢?首先,他比較傾向於魏延的建議,沿馬訾水直取丸都山。一則此道最為近便,倘若進展順利,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剩下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而若走中道,很可能最終到不了丸都山下,就被迫要因為嚴冬降臨而打道回府。他不可能在平州再呆一年啊。那這趟不就白來了嗎?

二則。他也理解魏延的心思。希望文昇可得立功。否則你出海一趟,寸功未立,結果倒因為“詐死”而得封侯拜將之賞,曹操是不會把賞賜再收回去的啦,但必遭旁人忌妒,對於魏延的前途大有阻礙。

只是倘若把寶全都押在南路上,卻亦無必勝之道,因為對於馬訾水的水文情況。情報相當有限,說不定走半道上就因為水淺或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