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降,為何又忽然改變主意,邀我相見?”
“哼!!匹夫無禮太甚!豈欺我等攻不破其城耶!?世子殿下乃萬金之軀,匹夫何等身份,豈是他說見便見!!”
王雙冷哼一聲,虎目圓瞪,甚是不忿。鄧艾沉了沉臉色,向王雙問道。
“子全那巫城之內,有多少人馬?”
王雙沉色一想,甕聲甕氣而道。
“雖不知確實之數,依我所料,大約有三千人。哥哥莫慮,量此小城,安能御我等雄軍!休與那向寵延誤戰機,當速速攻之!!”
鄧艾聽了,搖了搖頭,與文舜拱手而道。
“彼軍兵力雖少,但三千人馬,若皆拼死把守,足可抵擋我軍一月。那向博基乃忠義之人,若非走投無路,絕不會輕易投降。如今他忽然改變主意,此中定有詐也。殿下還需謹慎應之。”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惡戰曹兵(上)
文舜聞言,微微頷首,遂把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言的徐庶。其實徐庶卻是在暗中打量三人,王雙勇猛無懼,雖性子急躁,卻又對文舜、鄧艾惟命是從。而鄧艾性子幹練,行事謹慎,熟識兵法深奧,實為軍中庭柱。而文舜雖是年幼,但舉事頗有其父果斷之風,心思縝密,待人有禮,體恤下士,且識得任人而用,各分其職,這般年紀就有這般能耐,實在難為可貴。三人皆為徐庶座下徒兒,徐庶見三人逐漸成才,自然歡喜。當下徐庶見文舜投來目光,神色一凝,似乎早有料算,與文舜言道。
“建平距離江陵不遠,倘若曹魏欲來進軍,只要過夷道便可迅疾而來。若某所料無誤,此下大多是那諸葛孔明,施驅虎吞狼之計,乞請曹魏出軍,來援建平!!而那向博基大多是收到魏軍戰報,故欲使詐,誘得世子殿下無備,與魏軍裡外應合,出其不意,擒下世子殿下,教我等投鼠忌器!!”
徐庶此言一落,眾人無不變色。其實在早前,龐統以有所料,諸葛亮大多會求援曹魏,故而教文舜等人萬事小心,先做提備。
不過畢竟曹魏與西唐有盟約在先,眾人雖有防備,但當曹魏果真背棄盟約,出兵來犯時,眾人難免一陣詫異還有心慌。這也難怪,如此一來,西唐與曹魏兩大強國,便將從盟友變做仇敵,日後面對曹魏必定有數之不盡的惡戰!
文舜深吸了一口氣,刀目炯炯,拱手與徐庶問道。
“那依徐公之見,我當若何?”
徐庶淡然一笑,與文舜謂道。
“世子殿下不必多慮。某已有計矣,明日可將計就計,世子殿下先引兵前往,魏軍若來,必從小路襲擊。士載、子全卻又埋伏在小路間,待魏軍一來,進而伏擊。世子殿下聽得喊殺聲起,故作中計,急引兵撤走,賺得那向寵出城,卻又復回而戰,趁機奪城。待士載、子全殺散魏軍,速速望巫城接應,如此一來,巫城可破矣!!”
徐庶當即道出一計,文舜臉色一喜,不過很快又沉吟下來,帶著幾分顧慮與徐庶謂道。
“可若魏軍頑強抵抗,士載、子全救援不及,亦或是向寵並無中計,又該當若何?”
徐庶聞言,心中暗暗讚歎,他本欲出言叮囑,卻無料到文舜卻爭先問出。徐庶笑了笑,不慌不急與文舜謂道。
“世子殿下果真謹慎。倘若如此,世子殿下不必與蜀兵糾纏,可速速回援,合三路兵馬先殺散魏軍,挫其銳氣,震懾於彼,教其不敢輕易進軍!!”
文舜聽言,刀目一亮,已然明悟。鄧艾臉色肅然,心中暗暗稱妙。至於王雙則是雙眼發光,如同兩道燃燒的火焰,宛如一頭飢渴惡獸,恨不得立刻廝殺,飽食一餐。
於是文舜依照徐庶計策,調撥已定,只待明日戰事。卻說另一邊,向寵並不知徐庶已察覺其計策,速速遣人前往告之許褚,教其明日可引軍望小路而走,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