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1章 變故二

一開始的時候,王松的母親常常因思念而吃不下飯。後來也想開了,這個家還得靠自己。

王松的母親才三十幾歲,有人私下裡建議招夫入贅。一開始,王松的母親嚴詞拒絕。可是日子實在是沒法過,心思便鬆動了。

只有王松的奶奶對王松家的大事小事都十分的上心。她想替王三將這個殘缺的家攏攏好,能夠維持下去。她對王松母親的再婚持反對意見,明裡暗裡進行著阻撓。阻撓了幾次後,終於明白了這個事情不是她所能控制的,儘管心裡不是滋味,但也只好無可奈何地放手了,對王松家的事情也不那麼上心了。

來過幾個,都不怎麼合適。後來,一個叫“梁三”的,挺合適的。

初來乍到的梁三引起了村子裡那一幫小孩子們極大的興趣。

當下正在熱播電視劇《水滸傳》,眾好漢成了小孩子們崇拜的偶像。“梁三”與“梁山”的發音在三阿縣是一樣的。聽說來了一個“梁山”,那一幫小孩子都爭相去瞧一瞧這“梁山好漢”長的是啥樣?然而當他們見到“梁山”的真容之時,大失所望。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梁山好漢”個個都是虎背熊腰、身寬體胖;可眼前的這位“梁山”過於矮小與瘦弱。

很快,梁三就從人們的眼神中讀出了不屑之色,急於表現地說道:“你們不要看我個子不高,我什麼農活都能幹,要是不相信,咱們可以當場驗證。”

說完,梁三就從王松家找出一副扁擔,到王松家的豬圈前挑起一擔的豬肥往王松家的地裡送。他哪裡知道王松家的地在哪裡啊?一邊急匆匆地走著,一邊喊道:“哪個幫個忙,帶個路啊?”

王松的母親半推半就地在前面帶著路。

一擔豬肥挑下來,說明這個梁三的體力還行。梁三是一個小包工頭,經濟實力也還不錯。

兩個人就這麼看對了眼。

儘管王大奶奶的內心難以承受,但也只能是順其自然,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王四兩口子卻跳了出來,橫加阻撓。王松的母親不為所動,王四兩口子惱羞成怒,多次跑到王松家的門上大吵大鬧,什麼難聽的話都罵出來了。可是,王松的母親已經鐵了心。

王四兩口子對王松母親是否再婚本是漠不關心的,這個時候之所以跳出來,是因為王松母親與梁三的結合侵犯了王兵大姨家的潛在利益。

梁三的大名叫做“梁懷遠”,在家中排行老三,人稱“梁三”,而那個“梁懷遠”的大名則很少被人提起。

早先,梁家很是貧窮,梁三個頭又不高,因而在適婚年齡未能娶妻生子。近幾年闖出了一些名堂,有了一些積蓄。

梁家老二兩口子這幾年一直在巴結梁三。他們家生了兩個兒子,早就說好了,將來過繼一個給梁三。在梁二一家的眼中,梁三的家產就是他們家的,整天拿眼睛瞄著。

梁大就一個兒子,不可能將兒子過繼給梁三,對於梁二兩口子的刻意巴結總是冷嘲熱諷。

梁三要是成家了,梁二一家這幾年的巴結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也會讓梁大笑歪了嘴。

梁二兩口子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想說服梁三放棄入贅的打算。可是梁三在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上,誰說也沒有用。

這個梁二正是王兵的大姨父。梁三油鹽不進,王四兩口子也跟著急紅了眼。他們見梁三那邊得不了手,便從王松母親這邊下手。

儘管是雙管齊下,軟硬兼施,可是最終都敗下陣來。

王三在世時,王大奶奶是聲名在外的有福之人,時常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在這個物質尚不豐富的年代,整天好吃好喝,自然是讓人羨慕。王大奶奶更為看重的是眾人的抬舉。她的幸福感指數極高,整天樂呵呵的。自打王三去世後,立刻門可羅雀,再也沒有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