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指著那港灣大叫,快看。
下面的人笑道,看什麼,看雪梨嗎?
後來大家發現這裡非常的美麗,於是笑著就把這裡稱為雪梨灣。他們還在這裡種下了雪梨種子,此後他們又陸續來過幾次。
李治登陸後,果然在港灣岸上發現了一片雪梨樹。據說那些冒險船隊每次來都會在這裡種一些雪梨,他們還為這些雪梨建了籬笆保護,如今最早種的那片雪梨樹已經結了果。
相比他父親李世民從呂宋出發時帶了近三萬人,李治的隊伍人口相對少的多,只有五千餘人。
登陸之後,李治把這裡賜名定南灣和定南城,他還把雪梨當成了他澳國的國樹。
登陸定南,然後開始建立營地。
只不過這片肥沃的港灣平原上,卻有著大小三十餘個部落,有著近一萬土著。這些土著並不歡迎他們的到來,在他們剛到達這裡的頭一天,就有好幾個出去打獵採摘的人被土著擄走了。
一開始,李治還以為是迷路了。
可第二天,那幾個人的人頭被扔到了營地門口,這不可能是野獸的行為。
李治堅決反擊,他組織了一支千人的兵馬,裝備鎧甲武器,然後反擊。
土著人很兇,但遠不是他們的對手,承乾一連攻破了好幾個部落,殺死了百餘土著,俘虜了數百人。
可事情並不順利,土著開始跟他打起了游擊戰。
這些土著人並非統一的,他們本身很分散,但一直以來,有了固定的領地和界線,互不越界。
李治的到來,卻是侵佔了他們的領地,他們紛紛來攻擊。
土著正面打不過李治,可如野獸一樣,經常前來偷襲。
特別是李治派出去打獵和伐木、採集野果的人經常會被偷襲,弄的人心慌慌。
李治不得規定,每次去打獵,都得至少有百人出動。而且去伐木等,也起碼得要有上百人結伴同行。
在寨子沒有修起來前,他不得不白天修建營地,晚上留下一批人把守,然後其餘人回到船上睡覺。
如此無止盡的折騰,讓李治很惱怒,卻又找不到什麼好的辦法。
一大早,李治騎馬巡視自己正建設中的營地。
文廟、武廟、龍王廟、城隍廟等廟最先建起,然後是國公府、議政廳,倉庫、兵營等,城牆採用的是雙層原木然後填土,城不大,但有了城牆可以更安全,有了房屋可以住的舒適,甚至有了衙門,能有秩序,有了商鋪,可以交換所需要。
他們已經在城外開闢了一片耕地,簡單的耕種了一下,種下了從中原帶來的各種作物的種子。
五千餘人,李治給他們都分了田地,不過今年暫時還是採用集體耕種,然後按需分配的制度。
要等到安穩度過今年,然後明年才能讓大家自己耕種。不過因為運來的牛馬等有限,李治的國務卿還是建議他先實行公社的模式。
讓幾十戶結為一個社,他們集體勞作,共同墾荒耕種,這樣能充分利用牛馬耕具以及勞力,在前期墾荒的過程中,有更好的效果。
等那些地開墾好了,或者從中原運來更多的牛馬耕具後,到時大家再分田到戶不遲。
於是現在澳國下面分有幾十個社,一般百來口人二三十戶為一社,共同墾荒種地,青壯還要抽空訓練和輪值防守巡邏等。
抓來的那些土著俘虜,則成為了李治的私人財產,他們為李治耕種他的國公府田地。
李治也把一些奴隸,用來賞賜給作戰有功,以及獻策有功的人。
“澳公,今早出去巡邏的人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簡陋的原木建成澳國議政廳裡,軍務大臣向李治報告。
“什麼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