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製造並企圖以此來侵略華夏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華夏東北軍和扶桑關東軍。

根據衝突爆發地日期,史稱“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華夏東北地區稱為滿洲,扶桑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

和平停戰協議簽下後,在華夏政府地引導下,國內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廣泛的報道,其實,就算沒有政府引導,新聞媒體也會廣泛報道。

很多電影院開始播放抗戰題材地電影,還有電視臺也播放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因為反響熱烈,有多有見識得製片商開始投資拍攝抗戰題材的電影或電視劇,不是電影和電視劇是重拍。

在網路媒體的推動下,抗戰歌曲《松花江上》重新風靡華夏大地。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地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地爹孃。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爹孃啊,爹孃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很多年輕人喜歡哼唱幾句,不過,他們根本沒有經歷過苦難的歷史,根本無法深刻體會《松花江上》歌聲中地悲壯,但是。華夏越來越多的民眾以生活在現今的華夏而自豪,更多的優秀人才願意獻身國防建設,同時,擁兵人士也越來越多,當兵的人退伍之後,找工作更容易了,很多企業招收員工時,直接標明招收退伍軍人。

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沒有找好合適的工作,而見到退伍軍人容易找工作。很多工作崗位,他們爭取去做,可是別人不要他們,有不少大學生這樣感嘆:“知道當初。我就去當兵了,大學四年畢業後,居然找工作比過一個當了兩年義務兵的高中畢業生除了“九一八”事變被廣泛報道外,國父孫中山的一些事蹟被媒體廣泛報道,至於和老毛做敵人的老蔣被媒體和諧了,極少有媒體踢到這人物,當然很多時候,也被一筆帶過的提到幾次。“五四”青年運動也被媒體抬了出來。引起了很多華夏青年地豪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扶桑藉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取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華夏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扶桑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扶桑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華夏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扶桑。北京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華夏人民的強烈反對。

5月1日,北京大學的一些學生獲悉和會拒絕華夏要求的訊息。當天,學生代表就在北大西齋飯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禮堂舉行全體學生臨時大會。

5月3日晚,北京大學學生舉行大會,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法政專門、高等工業等學校也有代表參加。學生代表發言,情緒激昂,號召大家奮起救國。最後定出四條辦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齊集天安門示威地計劃。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衝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並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貨幣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