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年還是要過的,唐懷柔特地買了不少鞭炮,帶著幾個孩子玩了一整天。
過完年後,她又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去。
沒過多久開春了,河水消融,柳樹抽出嫩芽,地上重新長出小草。
酒樓後面有一片竹林,唐懷柔親眼看著幹黃光禿禿的竹子抽出芽來。
竹葉一天比一天綠,一天比一天長,慢慢長成了一片茂密的竹林,風一吹過就沙沙作響。
偶爾夜裡還能聽見竹子生長的噼噼啪啪的聲音,這一切都在證明時間的流逝。
陽春三月,唐懷柔來盛京正好半年了,也是這時候,她決定開第二家酒樓。
她曾聽不少顧客說,順興酒樓哪裡都好,就是位置有點偏僻。
盛京這麼大,順興酒樓在東南角。
雖然這裡也比較繁華,但相比較盛京中心,那就不值一提了。
偏偏順興酒樓裡的菜色很符合大家胃口,有很多人不惜趕上百里路,就為了來吃頓飯。
這短短三四個月,唐懷柔賺了上千兩銀子。
她毫不猶豫的買下一家快要倒閉的酒樓,開了第二家店。
如此一來,連鎖酒樓正式成立。
同樣的,她又招了不少雜役,跑堂和廚子,更花了好大一筆錢。
想要菜色好,就絕不能吝嗇。
首先廚子就不能對付。
沒有好廚子,就算是再好的食材也不可能做出可口的飯菜,簡直是白白浪費食物。
唐懷柔從來沒想過在人工上省錢。
哪怕她一個月光發出去的工錢就達到三十多兩,她也絲毫不肉疼。
為了讓新酒樓順利站穩腳跟,唐懷柔把宋翠英派了過去。
這段時間宋翠英一直跟著唐懷柔學習技術,唐懷柔也教她各種菜譜是如何做的。
現在宋翠英已經能夠獨擋一面了。
新酒樓開張後,主店的客流量並沒有減少。
但大多數都是周邊的百姓前來用餐,很少有遠地的百姓再來了。
因為她們都去第二家酒樓了。
同一時間,唐懷柔還打算用手裡的餘錢開歌舞廳。
開春了,大家又該忙起來了。
種地的種地,做工的做工,上學堂的上學堂,每個人都很忙碌。
正因如此,忙碌之餘才更需要好好的放鬆。
現代的歌舞廳就是用來放鬆的,但到了這裡,唐懷柔想做點改動。
所謂的歌舞廳並不是純粹唱歌跳舞的地方,而是類似於現代的清吧。
有雜耍,有美女彈琴助興,還有象棋區,圍棋區,書畫區域等等。
與其說那是個歌舞廳,倒還不如說是個大雜燴,什麼都有。
唐懷柔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起個什麼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