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阿璃面前厚厚的醫書上,映得每一頁紙都彷彿帶上了金色的溫暖。阿璃眉目專注,細細研讀著書中的內容,時不時將難懂的藥理記在旁邊的小冊子上,彷彿一位專心致志的學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徐錦言站在一旁,見她如此認真,忍不住輕聲笑道:“阿璃,世間藥理博大精深,你也不能一日便將天下奇藥盡收於心。可別將這醫書當成不滅的戰場,總得讓自己歇一歇才好。”
阿璃聽見他的打趣,抬頭瞥了他一眼,清眸中帶著一絲無奈,隨後又低頭專心讀了起來。她輕聲答道:“醫術高深,自然要勤學苦練。我雖粗通一些藥理,但若想在京城真正立足,少不得再多下功夫。”
徐錦言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他走近幾步,彎下身子在阿璃面前低語道:“阿璃,我瞧你這般用功,倒是讓人心疼。放心,我一會兒便去城西的作坊瞧瞧,看看王志師傅和小李的最新瓷器。你在這兒別太累了,聽我一句,好好歇一歇。”
阿璃這才抬起頭,眼神裡多了幾分溫柔。她語氣不急不緩,溫聲說道:“錦言,既然你要去,記得多與他們商量一二,保證質量最是重要。這京城不同於蘇州,我們的瓷器要打出名聲,絕不能有一絲疏忽。後續供貨也需謹慎計劃,寧少勿濫。”
徐錦言見她如此細心,心中更覺欣慰。他輕輕抱了抱她,聲音裡透著堅定:“阿璃,你放心,我自會盡心盡力,不負你的信任。”
阿璃輕輕一笑,點頭應道:“好,那你去吧,這裡我會與掌櫃的一起照看,不用掛心。”
徐錦言微笑著鬆開她,轉身出了門,心裡卻始終掛念著阿璃。他沿著青石板路,穿過京城熙熙攘攘的人群,朝著城西燒窯的作坊走去。春夏交接的時段,微涼的風吹過,他只覺一身輕鬆又充滿幹勁。
城西燒窯作坊一派忙碌景象。濃煙繚繞中,工匠們正在將一件件瓷器胚子小心翼翼地放入窯中,燒製出的藍白色瓷器透著淡雅的蘭花紋飾。徐錦言一走進作坊,便看到王志師傅專注地調整火候,臉上透著歲月的風霜,卻一絲不苟。
“王師傅,”徐錦言上前,語氣透著敬意,“辛苦了。這批瓷器看上去紋飾細膩,燒製得如何了?”
王志師傅抬起頭,見是徐錦言,滿臉堆笑,放下手中的活計道:“少東家來了!這批瓷器已燒了一半,只要火候把控得好,出來的效果定然能讓您滿意。”他擦了擦額頭的汗,又補充道,“這蘭花圖案,咱們選用的這類青花料,細膩而淡雅,最能凸顯咱們蘇州瓷器的清逸之美。”
徐錦言走近幾步,仔細端詳那些已初見雛形的瓷器,點頭道:“果然好手藝。師傅辛苦了,咱們蘇州瓷器能在京城立足,全靠您和各位工匠的努力。”
王志師傅聽了,笑著擺手道:“少東家這話說得太抬舉我了。咱們這點本事,能有您這樣講理的主顧,心裡自是舒坦。能在京城立足,我們大傢伙也都憋著一股勁,絕不敢懈怠。”
這時,小李正端著一塊未繪花的瓷器胚子走來,見到徐錦言連忙行禮:“少東家,您來了!您看看,這批瓷器的蘭花圖案,我新改了幾個樣式,您看看是否滿意?”
徐錦言接過瓷器胚子,仔細端詳著小李繪製的圖案。這幾朵蘭花姿態各異,有的婉約含蓄,有的清雅大方,極具生氣。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點頭稱讚道:“小李,你的手藝越發精湛了。這幾種樣式別具一格,能讓人眼前一亮。如此用心,京城百姓定會喜愛。”
小李被誇得面紅耳赤,撓了撓頭靦腆地笑道:“多謝少東家誇獎!我只是想,京城的市場與蘇州不同,咱們得多變幾種花樣,才能迎合更多人的喜好。”
徐錦言點頭稱讚:“說得對。咱們的瓷器,不僅要保持質地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