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章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

(1)在浩渺的歷史長河中,孔子,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懷,留下了無數寶貴的教誨。一日,魯國的國君哀公向孔子請教:“弟子之中,誰堪稱好學之人?”孔子聞言,靜默片刻,然後深深地嘆息一聲,彷彿在追憶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充滿了對往昔的懷念:“有一位名叫顏回的弟子,他便是好學之人。他的品格高尚,從不將怒火遷怒於他人,亦不重複犯下相同的過錯。他的內心如同明鏡,能清晰地映照出自己的過失,並及時加以改正。他的學習,不僅僅是追求知識的積累,更是對心靈的磨礪和昇華。”

孔子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顏回的讚譽,但隨即,他的語氣又變得沉重起來:“然而,不幸的是,顏回英年早逝,未能將他的學問和品格傳承於世。自他離世之後,我尚未遇到如此好學之人。”

孔子的話語如同一道清泉,流淌在歷史的脈絡中,激盪著人們的心靈。他的話語告訴我們,好學之人,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品格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他們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也不會因一時的成功而驕傲。他們始終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自身的追求,不斷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我們或許應該像顏回一樣,保持一顆好學之心,不斷地汲取知識,錘鍊品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穩。孔子的話語,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

(2)孔子與顏回的“學霸”對話:好學的真諦何在?

話說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講學,名聲遠揚。有一天,魯哀公心血來潮,決定去拜訪這位傳說中的大聖人,一探究竟這位“萬世師表”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夫子,弟子孰為好學?”魯哀公一見面就丟擲了這個尖銳的問題,想要考考孔子的眼力。孔子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回答:“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句話一出口,魯哀公就愣住了。他沒想到孔子會如此直接地提到顏回,更沒想到孔子對好學的定義竟然如此簡單而又深刻。

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以德行著稱。他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於人,不重複犯錯,深得孔子讚賞。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讓孔子痛失了一位得意門生。

現在,讓我們來聊聊這“不遷怒,不貳過”背後的深意。

首先說說“不遷怒”。在現代社會,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把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似的。這種行為,其實就是“遷怒”。而顏回則不然,他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遷怒於人。這種品質,在人際交往中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像顏回一樣,做到“不遷怒”,那麼我們的人際關係一定會更加和諧,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再來說說“不貳過”。這個“貳”字,可以理解為重複、再次。也就是說,顏回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很難做到。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犯了一個錯誤之後,雖然暫時會痛定思痛,但沒過多久就又會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吸取教訓,沒有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顏回則不然,他能夠真正做到“不貳過”,這種品質不僅讓人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那麼,孔子為什麼認為“不遷怒,不貳過”就是好學的表現呢?這背後其實有著深刻的含義。

首先,好學的人必然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們不滿足於現狀,總是想要探索未知的領域,追求更高的境界。而這種求知慾和好奇心,正是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重要動力。如果一個人沒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