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章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

在於我們的品德和修養。只要我們的內心足夠強大,即使失去了再多的物質和生命,也不會感到真正的損失。

這種幽默而深刻的見解,讓孔子的思想具有了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他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更是一個充滿智慧和幽默感的生活家。他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即使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也要保持樂觀和幽默的心態,用智慧和勇氣去迎接生活的挑戰。

回到孟懿子問孝這個話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幽默和智慧是如何完美結合在一起的。他沒有直接告訴孟懿子應該如何去做一個孝子,而是用“無違”這個簡單而深刻的詞語,引導孟懿子自己去思考和領悟。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讓孟懿子受益匪淺,也讓我們這些後人受益無窮。

因此,當我們讀到《論語》中的這些故事時,不僅要欣賞孔子的幽默和智慧,更要深入思考其中的深層含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精髓,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最後,讓我們以孔子的名言作為結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真正喜歡並樂於去做某件事情的人,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同樣地,只有真正喜歡並樂於去理解和實踐孔子的思想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幽默、智慧和深刻見解。

(3)故事小說

《論語》背後的孝道故事:孔子與孟懿子的幽默對話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魯國的孟懿子,一位身材魁梧、滿面紅光的大臣,走進了孔子的學堂。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向這位名滿天下的智者請教一個困擾他已久的問題——孝道。

孔子,這位溫文爾雅、智慧過人的老者,捋了捋鬍鬚,微笑著對孟懿子說:“無違。”

孟懿子一聽,頓時有些摸不著頭腦。他撓了撓頭,心想:“無違?這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要我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但他沒有多問,畢竟孔子的話總是意味深長,需要細細品味。

不久之後,孔子的弟子樊遲來為老師駕車。孔子趁機將剛才與孟懿子的對話告訴了樊遲。樊遲聽後,也是一臉困惑。他忍不住問道:“老師,您說的‘無違’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讓我們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呢?”

孔子聽了,哈哈大笑,指著樊遲說:“你這個小傢伙,想得倒簡單。‘無違’的意思,是說我們要按照禮的規定來侍奉父母。他們活著的時候,我們要用禮來對待他們,尊重他們的意願,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去世了,我們要按照禮的規定來安葬他們,讓他們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到了祭祀的時候,我們還要用禮來祭奠他們,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思念和敬意。這才是真正的‘無違’啊!”

樊遲聽後,恍然大悟,對孔子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個故事在魯國傳開後,人們紛紛議論孔子的孝道。有人說:“孔子真是智慧過人,他用簡單的‘無違’二字,就概括了孝道的精髓。”也有人說:“孔子真是幽默風趣,他用平實的語言講述孝道,讓人聽了既覺得親切又覺得深刻。”

而孟懿子呢?他回家後,仔細琢磨了孔子的話,開始用心實踐孝道。他不再只是盲目地順從父母,而是開始用心去理解他們的需求,用禮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他發現,這樣做不僅讓父母感到更加舒心和滿意,也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穩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孝道並不僅僅是表面的順從和服從,更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尊重和關愛。我們要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孝心和敬意。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用心去理解和關心父母,讓他們在晚年能夠過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孔子的智慧和幽默。他用簡單而深刻的話語,為我們指明瞭孝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