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盔甲和盾牌”,大月氏是知道漢軍的,商貿從未斷絕,大月氏商人帶回來很多大漢的情況。
“所以,輕巧的刀和箭,沒有用”,劉行說道。
工匠將剛剛做好的魚鱗甲套在草人身上,袁華拿出一把匈奴單刀,狠狠地劈砍在魚鱗甲上,魚鱗甲屁事沒有,袁華的手卻有點不適,虎口疼。
老阿拉什也狠狠試了一刀,他的手也在微微的抖。
呃。。。這是他們現在唯一會製作的甲冑,鎖子甲怎麼做,他們的工匠還在研究,但現在看來,這魚鱗甲很棘手,刀根本砍不動!
這種甲,現在一共只有三套,分別屬於老阿拉什,劉行和乞力,現在拿出一套來,眾人開始拿著各種武器折騰。最後發現,只有重型武器和鈍器有用。
換句話說,管你怎麼來,這武器要重,砍不到你,也要震死你。
最後,大家綜合比下來,單手斧的威力夠大,而且攻擊速度也最快,決定採用單手斧作為步戰主武器。
還有一點,就是這玩意在遷徙途中可以開路,很耐用不容損壞,任何野獸都擋不住斧頭的正面一擊。
畫了很多圖,最後一個一面是斧頭,一面是銳利鋒刃的圖稿被透過。
然後是盾牌,鑑於羅馬步兵的投矛,第一次提出採用弧形面,長方形的金屬蒙皮盾牌,同時護手處要加一層鐵皮,這樣重量會增加,但重步兵需要防禦力,而不是速度。
在後面是盔甲,頭盔,胸甲,護臂和腿甲都需要,步兵只做防禦,不追求進攻的速度。
同時,重步兵可以攜帶一把中弩,而不是投矛,比較起來,三把投矛的重量和中弩差不多了。
這是第一排的防禦性步兵。
第二排是盾槍兵,用來防禦騎兵衝鋒,長槍三米,槍尾帶金屬尾刺,可以扎進土裡,在防禦騎兵衝鋒的時候,士兵只是一個支架,衝擊力由大地去承受。他們同樣攜帶中弩。
第三排是重弩兵,只帶斧頭,小臂盾,重弩,兩筒弩矢,兩百米開始不斷進行輪射,五十米配全鋼弩矢,可以直接破盾。
他們都是遊牧民,對於騎兵作戰有自己的理解,騎兵要求快,所以不能太重。
只需要提供保護額頭的皮頭盔,前胸後背和大腿有魚鱗甲即可,手臂和小腿依然是皮甲,馬匹有機會可以配皮甲,但不能是金屬甲,不然根本就沒有行動力。
另外盾牌還是皮盾,以輕巧為主,男騎兵用弓,而女騎兵用弩,全部都配流星錘和一把單手斧,這樣馬上的攻擊距離遠,威力還大,而且都用熟了。而下馬可以換斧頭,這樣不會造成誤傷。
唯一不同的就是,男騎兵有一把五米長的騎兵槍,用於必要時的騎兵衝陣。
現在武器定下來了,作坊在整個冬天都有的忙了,鐵礦石現在幾十車已經送進來,到十一月大雪前,至少還能有一百車的鐵礦石和煤會被送來。
鑑於這裡並不是永久定居點,所以只做了鐵爐子,向外的煙囪已經做好,大雪來的時候統一開始燒煤。
十月很快就過去,天氣寒冷的不像樣子,雪越來越大的時候,乞力回來了,他們帶回來了三百個骨瘦如柴的牧民。
十一月的裡海北面,大雪飛揚,漫長的雪季終於來了,三百人的新族民,被安置在那些大倉庫了,原本那些倉庫裡陰乾的木頭已經快被用光了。
每天,幾十個孩子會在不同的時間去一個點著火爐的大帳篷,在那裡學習漢字。劉玉和幾個女官,把這群孩子分為三個年級,按照不同難度來安排教學。
這裡,學漢字和數字,袁華覺得這兩項學好,才能學別的。他正坐在自己的房間裡寫教材,關於自然,物理和化學。但這些等孩子們至少先三年的漢字和數學的學習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