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十六縣發生了地動,有河水當即乾涸。又連續無雨,已有地方出現乾旱,群眾爆、亂……」
言尚喃聲:「每逢天降大災,必有叛亂、流民……」
被他拉住詢問的官員敷衍點個頭,繼續去忙此事了。
言尚也連忙去幫忙。
這會兒,戶部的重中之重,從派使臣出訪各國,變成了賑災救民。連續半月,不斷有地方訊息傳入戶部,河水枯竭,大旱的地方越來越多,戶部的糧錢批了一撥又一撥,災情卻好像一點兒沒有減緩,聽說有地方已經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言尚被叫去見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陪坐的,還有太子。
戶部尚書本是戶部的一把手,然而因為年紀大了,再做不了幾年官就會致仕。所以雖然言尚來戶部已有兩月多,他卻沒見這位尚書多管過什麼事。戶部真正管事的,是坐在戶部尚書旁邊的戶部侍郎。
這位侍郎,言尚非常熟。
因為這位戶部侍郎,曾做過暮晚搖的幕僚。他從公主府出去做官,之後在太子的扶持下一路高升。官位做到這般地步,這位侍郎已經是暮晚搖結交的大臣中最厲害的一位了。
何況這位侍郎對暮晚搖忠心耿耿,在言尚到戶部後,也一直很照顧言尚了。
此時言尚見這三人,他向三人行禮,只有戶部侍郎對他露出和氣的笑。
戶部侍郎道:「素臣,如今北方大旱、百姓流離的事,你應已知道重要性了。按照規矩,中樞是會派一位朝廷命官,去地方監察賑災事宜的。其他幾州都有安排官員,唯有蜀州幾縣,自古民風彪悍,地又貧瘠,朝中無人願意去。
「我思來想去,戶部諸郎中,唯有你心細膽大,又為人謹慎,不必擔心被地方官員架空挾持。我向太子殿下建議,讓你去蜀中賑災,不知你可願意?」
言尚並沒有猶豫:「自然願意。」
那三人也是為言尚的果斷愣了一下,才稱讚說好。
長安這些京官,其實大部分都是不願意去地方的。嫌地方貧苦,嫌治理麻煩,嫌民智不開。去蜀中尤其是個苦差事,自古多少京官被貶之地就是蜀州。戶部雖然安排人去,但朝中官員大都是世家子弟,也不能逼人去……想來想去,只有言尚。
然言尚這般果斷點頭,仍讓人意外。
太子坐在一旁,聽言尚詢問侍郎可有注意事宜。太子微皺了眉,心中總覺得哪裡古怪。
因為言尚不是他推舉去賑災的。
太子需要言尚在朝中。言尚將出使一事處理妥當,對太子來說就是大功德一件。太子認為言尚在中樞發揮的作用,比去賑災有用得多。言尚這般的才能,賑災是大材小用。
然而是皇帝點名,讓言尚去蜀中的。
皇帝表現出了對言尚的複雜情緒,一會兒說到言尚攪局了暮晚搖的和親,一會兒說言尚無故告假,一會兒再說言尚的官位升鎝太快,會讓諸臣不滿……總而言之,太子聽懂了皇帝的暗示。
皇帝希望太子壓一壓言尚。
這一次的派言尚出京去賑災,便是太子對皇帝作出的交代。皇帝沒再多說,看似已滿意。太子卻依然覺得哪裡很奇怪……父皇真的要壓言尚麼?為什麼?
總覺得皇帝給出的理由,很敷衍啊。
-----
同一時間,戶部、禮部、吏部,也終於商量出了出使諸國的朝臣名單。
韋樹赫然在列。
韋樹被命為副使,跟隨正使出大魏,使諸國。
中樞的官員調動名單下來,韋家便沉默了。韋樹離開長安,少則一年,多則數年。他們想要用韋樹聯姻李氏的算盤……就基本斷了。
因為誰知道韋樹什麼時候能夠回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