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形成對大唐、對華夏民族的認同感更為重要。
兄弟兩人在書房裡足足談了一上午的話,但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什麼,即便是連貞觀殿裡現在,因為李治病重的緣故,而聚集了多大數十位的史官,也沒有人能夠親自記載下,彼此爭鬥了多年的皇家兄弟兩人,到底談了一些什麼。
但每個人也知道,李賢從書房裡出來的時候神色是輕鬆的,雖然帶著一絲絲的惆悵跟若有所失的表情,但總體上李賢走出貞觀殿,再次一頭鑽入漫天風雪中時,他的步伐很輕快,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如釋重負感。
中書、門下、宗正寺三個衙署,在李賢離開後的不到一個時辰裡,就聯名向陛下上奏了恢復李賢沛王王位的奏章,而陛下也在第一時間給予了批准。
一個皇家宗室的王位,換來了一個穩定、強大的疾陵城,在李弘看來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何況這也是幫父皇了結他生前的最後一個心願。
沛王李賢再次恢復其親王身份,也就意味著,在他呆了長達十幾年的安西,將永遠不會再出現他的身影,哪怕是這些年跟他在疾陵城一同支援大食諸侯的其他人,也在第一時間被紛紛調回了長安或者是洛陽。
雪依然在下,絲毫沒有要停一停、歇一歇的意思,地面上的雪也越來越厚,整個皇宮乃至整個洛陽城、或者是整片天地,都被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銀裝。
武媚手裡拿著中書、門下、宗正寺的奏章,看著那李弘蓋的皇帝印章,不由得流出了眼淚,李治終於毫無遺憾的跟病痛做了最後的道別。
銀裝素裹的貞觀殿、落寞沉寂的洛陽城、寂靜無聲的京畿道,白雪皚皚的整個大唐江山,彷彿在李治最後欣慰的閉上眼睛的那一刻,都被時間凝固住了一樣。
只有那無聲的雪花,依然緩緩的從陰霾密佈的天空中紛紛落下,貞觀殿前一片悲寂,身著素衣的皇室宗親、王公大臣跪滿了整個貞觀殿前的廣場,已經與雪花完全融在了一起。
鼓樓的鐘聲從皇宮內帶著一絲絲的悲痛響起,而後在大雪紛飛的天空中,向整個洛陽城傳播開來,一聲聲彷彿帶著滄桑與寂寥的鐘聲,隨著第一聲從皇宮響起後,便在短時間內紛紛的從洛陽城的四周響起。
綿延不絕的鐘聲久久在天空中迴盪,像是敲打著洛陽城百姓的心臟,也像是向貞觀殿的寂靜注入了一絲生機。
弘道六年十二月二十七,冥冥之中彷彿被上蒼捉弄一樣,李治在原有的歷史軌跡中,掙脫而出多活了整整十二年,而後在十二年後的同一天,十二月二十七日駕崩。
群臣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安葬於:乾陵。
(ps:第一次寫書,也是第一次寫這麼多字,真的發現寫書很難很難,寫到這個時候,真是沒有想到,所以希望大家多包涵。後面還會有一些章節,希望能夠給這本書一個好結尾。也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援跟鼓勵,這一本書確實學到很多,希望再接再厲吧。)
931 三年
三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裡可謂是彈指一瞬間般便劃過,但對於一個時代的人們來說,三年在生命裡也佔據著絕對的意義。
李賢自請為李治守孝三年,乾陵於是便每天都有沛王的影子的出現,即便是到了三年之後的冬季,沛王依然上奏皇帝李弘,希望再繼續守陵幾個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到了乾陵上的綠色植被開始出現生機,等乾陵不再枯黃一片的時候,再回長安。
三年來有不少人找過這位復辟的沛王,有些人是敬重李賢的孝心,有些人則是希望拉攏李賢,以此來對抗皇帝李弘,從而讓在這三年內,徹底灰飛煙滅的五姓七望,能夠保留哪怕是一點點的希望。
但不論是誰,都沒有說動李賢哪怕是離開乾陵一步,哪怕是在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