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山青自然不像李梅兒這樣饞,喝完一碗就沒喝了,坐在一旁等李梅兒和珍姑太太吃完。許是因為今天有李梅兒陪著吃飯,李梅兒又是個吃什麼都香甜的,珍姑太太也比平日裡多喝了半碗粥。
等吃完了早飯,珍姑太太便坐在搖椅裡與李梅兒兩人聊天,“你們去州府的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李梅兒點頭,“都已經收拾完打包好了,東西有些多,我爹找了鏢局的人和我們一起上路。”
珍姑太太點點頭,“去年才剛鬧過倭寇,是要謹慎些。”
李梅兒道,“姑祖母,我做了身棉衣給您,等天氣冷了您就可以穿,還有手套,我專門做了露指的,你冬天看書寫字的時候也可以戴,還有毛線襪子,冬天睡覺的時候穿著,腳就暖和了。”
雖說珍姑太太這裡冬日是不缺碳的,但李梅兒知道珍姑太太冬日裡也不喜歡一直待在屋子裡,她就喜歡坐在院子裡的紫藤花架下面看書,所以她便做了這許多保暖的衣物。
珍姑太太笑,愛憐地伸手摸了摸她的頭髮,“梅梅兒還是這樣有心,這些東西姑祖母很喜歡,只是你這一去州府,就不知何年能再見了?”說到最後一句,珍姑太太的語氣裡滿是悵然。
李梅兒道,“姑祖母您好生保重,我平日裡得空就會回來的,鎮上與州府也不遠,半日船程就到了,我爹三年後才要去京城考春闈呢,而且進士那樣難考,也不是一次就能中的,就算中了,能進翰林最好進翰林,若是外放,既有進士功名,還不如回家安安生生的過日子。就是進了翰林,在帝都鍍鍍金,回來唬人足夠。”
珍姑太太卻只是笑,“你想得簡單,一入名利場,半點不由人。”
李梅兒卻是有一番自己的理論,歪著腦袋道,“那是想往上爬的,才會半點不由人。咱們就想本本分分的過日子,進一步難,退一步還不容易。”
珍姑太太只是笑,“你呀,凡事都要與山青商量,他比你有主意。”
被點到名的蔣山青立即點頭道:“姑祖母放心吧,我會照顧好梅兒妹妹的。”
珍姑太太笑笑,端起杯子吃茶。三人說話這會兒,青鳶就端了點心過來,其中還有李梅兒帶過來的藤蘿餅和綠豆糕。
李梅兒讓珍姑太太嚐嚐她親手做的藤蘿餅。珍姑太太拿起一塊餅,笑道,“正是藤蘿花開的時候啊。”
“是啊,藤蘿花裹了雞蛋麵糊炸面魚也好吃。煮粥時待煮到米花了花,摘一些藤蘿花洗乾淨放進去,會有淡淡花香。”李梅兒隨口說了一系列有關藤蘿花的美食。
珍姑太太將藤蘿餅放在嘴裡細細品嚐,微微點頭,道,“這是千層糕的做法,想是一層面一層餡疊起來蒸,蒸好切塊吃。”
李梅兒立馬笑,“還是姑祖母您有見識,我吃過鄞縣做的千層餅,有了些啟發,便拿著同樣的法子做了這藤蘿餅。”
珍姑太太又道,“這糕餅只放藤蘿花、糖與脂油丁就單調了,我這裡有去歲松子,一會兒你帶些走,蒸時一併放進去調餡,把藤蘿香松子香揉和到一塊,那真是冷香繞舌,滿口芳甜,乃時令佳品。”
李梅兒一直是知道珍姑祖母十分有品味的,且對吃食上也十分講究,青鳶做的點心就是一等一的好,便虛心受教道,“待下次我按姑祖母您說的試一試。”
李梅兒拿了塊青鳶做的荷花酥吃,又開始說自家的流水席,“熱鬧的很,街坊鄉親都來了,足足擺了三天的宴席,我祖母笑的腮幫子都疼了。”
珍姑太太含笑聽著,“這倒是你祖母的福氣,你祖母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說不準以後還能得個誥命。”
“我也是這樣跟祖母說的,不過我祖母總說我想的太多。”李梅兒笑著說道,覺得自家祖母的格局還是不夠大,若是像珍姑祖母這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