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兒的注意。”
李老孃想想也是,就盼著兒子能爭爭氣,來年也考個進士回來,這樣到時候成了朝廷命官,也能護住這一家老小。
“我還沒恭喜娘呢,又得了個大孫子,咱家這輩總算是人丁興旺起來了。說完李梅兒,李青青又說起了健哥兒,面上滿是欣慰之色。
“誰說不是呢,想想阿彥媳婦兒當初生了梅梅兒三年沒動靜,我怎麼能想到她能給我生兩個大胖孫子呢。”提到大孫子,李老孃臉上也笑出了褶兒,一付老懷安慰的模樣。
“我早就跟娘您說了,弟妹是個好的,您當初還老看她不順眼,就我說的,像弟妹這樣旺家的媳婦兒,真是打著燈籠都不好找。”李青青又是讚了蔣氏一句。
“你弟弟也不錯啊,你不知道他多疼老婆媳婦兒,人又上進,阿彥媳婦兒能嫁進咱家,她福氣也不小哩。”李老孃雖然現在對蔣氏這個媳婦兒也挺滿意的,但還是不忘給自己兒子說句話,隨後又忍不住感嘆,“咱家男人都是好的,你爹和你弟弟都本分顧家。姑爺也很好,你自己肚子也爭氣,有兩個兒子,一輩子消消停停的過日子。”
李老孃感慨完又問,“女婿打算什麼時候去京城?”
“東西都收拾好了,原是打算三月動身的,哎,娘你不知道……”
李青青十分難以啟齒,李老孃以為閨女有何難處,忙問,“怎麼了?”
李青青低語道,“我們老爺要續絃,人也看好了,日子也定好了,就在五月。本來我們是要三月啟程去京城的,老爺非要我們待那填房進門,見了禮再走。”
李老孃當時就往地上啐了一口,罵,“什麼東西!一個填房重要還是女婿的前程重要!這還沒進門兒就挑唆著你們老爺拿三捏四了,進了門兒還能有好!”
李老孃冷笑,“你婆婆墳上的土還沒幹呢,你公公就要續絃,他這速度倒還不慢!”
“這有什麼法子,公公執意要續絃,家裡二叔略多說幾句,還捱了兩下子。”
李青青嘆口氣,“倘公公只是房裡收幾個人,咱們也不敢多說,只是續絃到底不是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