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要到紹興元年,也就是五年之後,金人大舉侵入河湟地區,河湟地區的回鶻等地重新獨立,宋庭這才徹底失去了隴右都護府。 趙桓當然不會看著這件事的發生,隴右都護府太重要了,不僅是通往西域的戰略通道,保證陸地絲綢之路的暢通。 而且還是非常有名的馬場,這一帶出產戰馬,是宋朝最急需的地方,用來飼養戰馬再適合不過。 趙桓之所以叫劉錡來,就是因為劉錡跟他父親參加了童貫率領的打通河湟地區戰略通道的幾場大戰,劉錡父子的威名在當地甚至可以止小孩夜啼。 趙桓對劉琦說道:“隴右都護府非常重要,是奪回西夏的橋頭堡,同時也是通往西域陸地絲綢之路的最重要的通道。 絲綢之路的南線就從這經過,因此朕想任命你為隴右都護府的都護,鎮守西寧州,同時你兼任西寧州知州,負責整個隴右都護府的軍政大權,你意下如何?” 劉錡趕緊齊聲躬身施禮說道:“臣願意前往,多謝陛下對臣的器重和信任!” 趙桓將軍政大權全交給劉錡,那就相當於唐朝末年的諸侯了,現在沒辦法,趙桓必須要給予劉錡足夠的信任和權利。 天高皇帝遠,趙桓需要處理的事太多,他也不願意因為猜忌武將做大做強,而使用宋朝皇帝擅長的文官領兵相互制忖的策略來防止地方割據。 現在金軍南下,大敵當前,必須要給予邊將足夠的權力,能夠便宜行事才能靈活機動的做出應對。 真正歷史上宋欽宗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金軍南下的時候,曾經下旨允許前方大將任命官員,並且可以直接在當地收稅養軍。 只可惜這項聖旨來的太晚,來不及發揮作用北宋就滅亡了,兩個皇帝就當了俘虜。 趙桓這時就要給予劉錡足夠的領兵權和地方統治的權利,才能夠調動劉錡所有的能量來便宜行事。 趙桓點頭,又接著說道:“你到了西寧之後,可以在當地招兵買馬,人數以五萬為限。 朕說過,五軍每一軍人數限定在五萬以內,兵不在多而在精,費用可以從當地稅收中支出。 隴右都護府所在黃河地帶,所有的稅收都由你來徵收,優先支出軍費和各項開支,如有結餘再報送朝廷,如果不夠,上摺子,朕會給你調撥。” 按理說正常情況下當地的稅收是絕對夠用的,可是在戰時那就難說了,很多稅是收不上來的,趙桓必須要實事求是的處理這個事情。 劉錡一聽趙桓給予了他這麼大的權利,連當地的稅收都交給他了,感激不已,連連跪在地上磕頭說道:“臣定當不辱使命,拼死也要守住隴右都護府。” 趙桓派出劉錡率右路方面軍控制隴西都護府,其目的一來是守城,二來是對西夏繼續成半包圍,可以從多角度進行縱深打擊,並切斷他們跟吐蕃之間的聯絡,以防雙方聯手。 最主要的一個目的還是打通通往西域的陸地道路,但這條路道路雖然是傳統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的南線,但是趙桓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用來跟西域的人做絲綢買賣,而是更重要的戰略資源——戰馬。 大宋缺乏戰馬牧場,戰馬一直是大宋戰鬥力提升的瓶頸,必須大量的擴充戰馬。 而北方遊牧民族從來不會真心把戰馬大量的賣給宋朝,以前的遼朝不會,現在的金朝和西夏更不會,所以從北方購買戰馬已經不可能,只有從西域購買是最佳的選擇。 阿拉伯戰馬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戰馬,如果能夠保持隴右都護府這條狹長的陸地通道,就能夠透過陸地從大食等中亞國家購買大量的阿拉伯戰馬。 如果裝備大量的戰馬,再加上與金國持續的作戰磨練,大宋的軍隊戰鬥力會有明顯的提升,趕上並超越女真騎兵不是夢想。 而戰馬是古代冷兵器作戰時最關鍵的戰鬥因素,擁有大量的訓練有素的騎兵,才能夠橫掃世界。 當然現在要從大食等中亞阿拉伯國家購買數以十萬計的戰馬,以大宋現在的財力根本做不到。 好在趙桓已經開始挖金礦,他用來自現代腦袋的知識,鎖定了距離大宋最近的,排在世界黃金儲量前列的印尼和澳洲兩個大陸。 加上大宋強大的造船能力和海運能力,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