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太傅、太尉和幾個宰執都來到了議政堂。 李陽煥望著幾位大臣說道:“有什麼主意趕緊說吧,事情緊急。” 太傅阮公平說道: “依老臣之見,這一次無非是五十年前戰事的翻版。那次是咱們先打過去搶了他的地盤他的人,然後他打過來搶了咱們的地盤,然後咱們把人還給他,他把地還給咱們,雙方握手言和,重歸於好。 這次也是這樣,不過反過來了,他先佔了咱們的地,那咱們就搶他的人。 他大宋不是最在乎人口嗎?這是他們切膚之痛。 咱們立刻派兵悄悄潛入大宋境內,劫掠他幾萬人回來,逼迫大宋談判。 他們只能跟咱們老老實實談判,答應咱們所有的要求。 不過,這一次咱們可就沒五十年前那麼好說話了,得狠狠的宰他們一筆。” 楊英珥冷笑說道:“聽你這話好像已經抓了幾十萬大宋子民在手裡一樣,別忘了現在的大宋可不是五十年前的大宋,現在大宋的皇帝那可是連金國、西夏的皇帝都活捉了的。 剛剛又擊敗了金國大軍,聽說還全殲了金國的東路軍呢,在陝西又狠狠重創了完顏婁室和金兀朮,又豈是咱們招惹得起的? 咱們還是息事寧人為好,現在南邊已經有吳哥王朝和占城對咱們用兵。 南邊的麻煩還沒解決,難道咱們又要去招惹大宋嗎?要腹背受敵嗎? 咱們笑話大宋害怕腹背受敵,咱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李陽煥到底年輕,沒什麼閱歷,聽到這話也覺得有道理,頻頻點頭問道: “那依楊太尉所見,該當如何?” “大宋或許只是想對咱們敲山震虎,威懾一番,其目的還是逼債,其實這點錢對大宋來說不算什麼,關鍵是面子。 當初說好了,他給咱們的物資、軍事裝備,咱們都是要付錢的,是買賣,而不是贈與,給咱們得鉅額貸款也是要給利息的,當然說了是低息。 這都說好了的,可是咱們卻賴賬不還,這似乎說不過去,大宋肯定是氣不過,有種被敲詐的感覺。 因此,咱們只需要讓大宋順順氣,把這筆賬認下來,好好跟他們談,儘量拖延還款的時間,甚至咱們還可以以勞務還債。 大宋不是從大和國之類的招錄了很多女工和民工嗎?我們大越國聽說也有很多百姓非常眼熱,也想去大宋打工來著。 咱們可以跟大宋商議,派出咱們得民工去大宋打工,這些人掙到的錢拿一半出來作為還債,就這樣他們也能掙到很多錢。 我聽說大宋給這些民工發的工錢非常大方,我看了都很眼熱,就算只拿一半,我相信也有很多子民願意去的,咱們讓百姓替咱們還債不就行了。 咱們還可以用這種方法進一步向大宋借錢和賒購武器裝備。 總之一句話,不要得罪大宋,咱們的敵人是吳哥和占城,而不是大宋。” 這番話讓其他幾個宰執都連連點頭,認為很有道理。 可是,一直一言不發,坐在交椅上的一位老者卻鼻孔重重哼了一聲,這一聲便如一個炸雷在屋裡炸響,屋裡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一起望向他。 因為這個人在大越國地位極為崇高,倒不是因為他,而是因為他哥哥就是當年領兵攻打大宋,搶了十幾萬人回來的那位大越國的戰神李常傑。 這位李常傑是大越國頭號戰神,不僅敢跟大宋掰腕子,領兵打入大宋燒殺搶掠,殺了很多大宋人。而且他還往南攻打了占城,甚至跟吳哥也打了幾仗,基本上都獲勝,那可謂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無堅不摧。 在李常傑的時代,大越國的疆土比現在都要大。 可惜李常傑後來去世了,李常傑的弟弟接替了他,成為宰相、上將軍,並承襲了他哥哥開國公的爵位,只因為這李常憲當年也曾跟著他哥哥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可以說他哥哥的戰功力就有他的一半,只是他哥哥太耀眼了,又是統帥,因此焦點都在他哥身上,而李常憲就顯得有些暗淡。 而在他哥哥去世的時候李常憲年紀也大了,並且大越國的皇帝又換成了一個小不點兒,也沒什麼雄才偉略,所以李常憲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 而現在終於等到戰爭了,為此他已經等了二十多年,在他哥哥去世之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