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5章 貿易談判

眾人都深以為然,完顏亶當即拍板,由完顏昌再次前往大宋商議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 因為完顏昌不懂經濟,於是完顏亶派出了他的當初的謀士,漢人宰相韓企先與完顏昌一起前往大宋談判。 雖然雙方邊境已經不再設任何關隘,邊民可以自由往來,但是完顏昌還是先向幽州的劉錡做了通報。 劉錡便派出一支軍隊護送他們前往開封,這種事劉錡自己是沒法進行談判的,他沒這權力也不懂經濟。 在大宋軍隊護衛下,韓企先和完顏昌一行來到了大宋開封。並遞交了請求談判的國書。 國書呈報到趙桓的案前。 趙桓看了國書之後,便把宰相趙鼎和樞密使李綱叫了來,商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實際上,大宋對金國巨大的貿易順差對大宋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金國沒有錢跟大宋買東西,那大宋東西就賣不掉,必須要讓金國有錢。 例如後世的美元,美國為了讓全世界都使用美元,在外貿上就儘可能讓其他國家保持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從而能夠從美國賺取到更多的美元。 別的國家有了美元才能向美國買東西,這樣雙方的生意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因為美元只有美國才能印製,其他國家是不能印的,你只有透過買賣的方式才能從美國獲得。 如果其他國家對美國是貿易逆差,那這些國家手裡的美元會越來越少,也就沒錢跟美國人買東西了,生意也就無以為續。 這個道理推行到宋朝也是如此,現在大宋要推行靖康通寶,就必須要讓使用靖康通寶紙幣這些地方與大宋最好保持貿易平衡。 要讓他們能夠把更多的東西或者服務提供給大宋,爭取從大宋那賺到更多的靖康通寶,他們才有錢從大宋購買物資,大宋也才能有生意做,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所以大宋也需要解決金國貿易逆差數額太大的問題,讓金國賺到更多的紙幣,從而與大宋的貿易才能長期健康的發展下去。 與皇帝趙桓進行一番商議之後,李綱和趙鼎心裡都有數了。 第二天。 談判進行,韓企先對李綱和趙鼎說道:“我們金國太過貧瘠,我們也很想把更多的東西賣給大宋,可是大宋感興趣的東西並不多。 但我們需要大宋的靖康通寶才能從大宋購買更多東西,所以建議大宋在金國疆域內開採礦產,我們從中收稅或者雙方採取一定比例分配礦物等多種形式,來共同開展金國的礦產資源。 同時我們也願意把一些土地出租給大宋,讓大宋可以在這些地方建立港口,但僅限於民用,不能駐紮軍隊。 還可以派遣農夫工人到金國來開墾土地種植,舉辦種植業等等,我們從中徵稅。我們還有廣袤的森林優質的木材可以出售給大宋。這樣雙方都有利可圖,我們也就能夠從大宋這裡掙到更多的錢,才能到大宋買需要的東西。” 趙鼎說道:“開採礦產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可是金國半年都是寒冷的冬季,開採礦產難度太大,所以這件事往後放一放,可能暫時我們還不能派人前往金國開採礦產。” 一聽這話韓企先和完顏昌都是很非常失望,其實這一點皇帝趙桓有過深刻的思考。 金國也就是後世的東北,那裡礦產資源最豐富的是兩樣,一個是石油,儲量佔到了全國的二分之一。 另一個是鐵礦,東北的鐵礦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 可是石油目前趙桓還不準備提煉汽油和煤油,也不準備對石油相關產品進行開發,雖然提煉汽油和煤油的技術難度並不大。 但現在在交通工具蒸汽機之類需要汽油的機械還沒有發明出來之前,汽油用處並不大。 石油的開採提煉效果放在後面,要在推出蒸汽機車之類需要使用汽油等燃油的現代化機械裝置發明出來之前,再進行石油的提煉開發,那是在他至少征服大半個地球之後才要做的事。 因為那時整個地域幅員遼闊,沒有汽車,交通通訊太落後了,不過那應該是幾十年以後的事。 對於鐵礦,那是非常誘人的存在,這時代鐵礦就是戰鬥力,金國為什麼要從大宋購買大量的鐵器,就是因為在金國沒有找到鐵礦。 趙桓清楚知道東北這些鐵礦所在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