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莎非常無奈,她只能對自己的軍隊做出符合戰鬥特點的安排。
趙桓已經提醒她了,他們的任務不是衝鋒,而是觀察情況,必要時往回撤,所以把最能防守的兵種放在了最前面,長矛兵拿著騎槍,穿著鎧甲,弓箭手在後方用遠端拋射來阻礙敵軍的靠近。
重甲騎兵依舊沒有披甲,因為趙桓已經明確跟他們說了,這場戰鬥不會有衝鋒,只會有且戰且退,甚至可能全線潰敗,這是趙桓從真實史料中得出的結論。
在十字軍真實的戰例中,他們就是在後撤中遭到突厥人的追擊死傷慘重的,所以第二次十字軍的確沒有取得任何一場稱得上勝利的戰鬥。
既然這樣,那就沒有必要讓重甲騎兵這樣的犀利戰器裝備上陣,只需要逃跑而已,穿甲與否都沒關係,穿甲反而影響逃跑速度。
佈置好戰鬥陣型之後,突厥人從遠處列隊過來了,突厥人也不是很講究作戰技巧和戰略部署,不過他們很懂得如何使用兵種,發揮每個兵種的自己的作用。
伯莎他們的軍隊被放在了最中間,路易希望他們能挑起全軍抗擊的大梁,面對突厥人最為犀利的中軍。
而幾乎所有的公國的軍隊都採取了防守的態勢,都把長矛兵排在了前面,防止突厥人的衝擊。
而長矛兵基本上都是步兵,各公國的騎兵大多是輕騎,數量很少,原本是兩翼包抄襲擾作戰的,但是一字長蛇陣排開之後,就讓他們的弓騎軍沒辦法從兩翼包抄了。
因為大家都要齊頭並進,不允許誰往回逃走。
他們的弓騎軍反而放在了步兵的後方,被大量的步兵層層疊疊的阻礙了去路,使得他們的鐵騎根本沒有辦法發揮速度優勢,只能不緊不慢的跟在屁股後面慢慢往前挪。
在雙方接近之後,擔任先鋒的賽福丁發現了宋軍佈陣的缺點之後,不由嘴角露出獰笑。
他下令中軍與敵軍對峙,而兩側的輕騎兵則從兩翼包抄,繞過十字軍一字長蛇陣的兩端,到十字軍的後方進行襲擾,用弓箭遠端拋射,殺傷後方的敵人。
這一招其實在進攻犀利程度上並沒有多少作用,因為這種拋射是很容易躲避的,但是他有一個恐怖的效果,那就是擾亂軍心。
讓位於前方的步兵長槍方陣感受到他們已經被包圍,從後方傳來的混亂讓他們驚恐而使得隊形開始混亂。
在突厥人從兩翼後方襲擾之下,一些公國的落在後面計程車兵開始慌了,他們不知道前面戰鬥打得怎麼樣,但是他們看到了大量的突厥人從兩側包抄過來了。
他們下意識的認為突厥人人數肯定遠遠超過他們,所以才能夠從兩翼來包抄他們,害怕被包圍的心理讓這些十字軍產生了巨大的驚慌和恐懼,他們開始潰逃。
後方又沒有什麼像樣的督戰隊在督戰,少數的督戰隊將領在大聲吆喝,也不敢殺人,因為路易說了,他們的刀劍不能砍向自己的同胞和戰友,所以單憑吆喝恐嚇,是阻止不了逃兵的。
只要有一支軍隊開始潰逃,其他的就會跟上,越來越多的十字軍加入了逃跑的行列。
沒辦法,他們大多都只是平民,對死亡的恐懼,對生的渴望讓他們選擇了逃走,免得被突厥軍包圍,根本不會去辨別這種包圍是襲擾還是真的要包圍?
位於整個十字軍中部的伯莎的軍隊不停放箭,擋住了正面突厥軍的進攻,但是他們也很快發現兩翼的十字軍已經開始潰逃,並且這種逃跑的架勢開始快速蔓延。
但是伯莎還是要求挺住,不許後撤,直到她身邊的路易和康拉德以及女王都已經轉身掉轉馬頭逃跑的時候,伯莎才不得不下令後撤。
而這時幾乎所有的十字軍,除了他們,都已經在潰逃了,而不只超過一半。
好在他們的軍隊放在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