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說著話的時候,心中也是充滿了佩服。
論到創造奇蹟,誰也比不過楚王殿下啊。
「十六倍?這麼說來,寬兒把棉布賣的那麼便宜,實際上到最後他不但把其他競爭對手教訓了一輪,自己還掙到了錢?」
李世民突然有點後悔沒有入股楚王府棉布作坊了。
當時李寬推廣棉花種植的時候,可是給過李世民機會的。
不過當初李世民沒有看上這麼一個小作坊。
「肯定是能夠掙錢的,並且楚王殿下不僅是把大唐的競爭對手教訓了一輪,聽說還安排人把棉布運輸到倭國和南洋各處,估計等到明年的時候,全天下的棉布鋪子都要活不下去了。」
「沒那麼誇張,一些偏僻的地方,人家壓根就不知道外面還有棉布這個東西。不過,寬兒要是能夠把棉布賣到海外去,倒是解決了河東道繼續擴大棉花種植的棉布消耗問題了。」
河東道大片大片的草原,李寬都準備把它改造成棉田。
這就意味著到時候大唐的棉花產量還會繼續上升。
如果不擴大市場,那麼到時候大家肯定會拼價格戰,搞得誰也掙不到錢。
李世民自然也是懂得這個道理的。
「聽說大食人在西洋幾乎壟斷了所有的麻布生意,甚至連南洋一些地方都有大食人的麻布商人出沒;這一次我們大唐的棉布如果能夠直接打敗那些麻布商家,那麼對於我們擴大南洋的影響力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所謂的影響力,有的時候就是我說的話,我的東西,能夠給你帶來多大的影響。
就像是後世的北歐國家,雖然非常富裕,但是影響力非常有限。
但是一些貧窮的國家,憑藉著擁有其他特殊武器,在國際上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如今我們大唐的海商數量不少,每年給朝廷貢獻了不少賦稅,百騎司也可以考慮往海外安排一些探子,及時把握情況。與此同時,水師也到了擴大規模的時候,這可是保證我們海貿賦稅收入的強有力武器。」
做了越久的帝王,就越能感受到充裕的財政收入帶來的好處。
這也是李世民默許李寬不斷提升商人和匠人在大唐的社會地位的重要原因。
「陛下請放心,百騎司已經在蒲羅中設立了一個據點,每個月都有定期的訊息送回來;下一步,我們打算繼續往西建立新的據點,把天竺和大食的情況也給搞清楚。」
李忠做事,一向很是靠譜。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李世民身邊擔任這麼久的百騎司統領。
「上次看《大唐日報》,上面有一個版面是專門介紹海外人文風光,說那天竺居然也有幾千萬人,這可不是一個小國。最誇張的是,報紙上居然還說那裡家家戶戶都喜歡儲存黃金,每座廟宇裡頭都有鍍金佛像。百騎司一定要多安排人手去天竺那邊,搞清楚情況,被到時候被報社的一幫寫手給比下去了。」
李世民對於李忠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百騎司在海外的發展比較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正常的中原王朝,帝王對海外的事情都不關心,覺得自己是天朝上國,只要管好自己面前的這攤事情就夠了。
但是李世民不一樣,受到李寬的影響,以及海貿帶來的巨大利益,他對海外的事情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在他的御桌上面,一個特製的地球儀就放在桌面,李世民幾乎每天都要研究一番。
「這一次楚王殿下安排人手往海外販賣棉布,準備將棉布作為我們大唐新的一個出口利器,屬下倒是覺得這是百騎司發展海外勢力的大好機會。只要專門成立一個貿易隊伍,裡面九成的人員都是正常的商人和夥計,但是夾雜一成我們百騎司的人員。以棉布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