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甘寧和太史慈也成功突破了入道境,由兩位入道境率軍護送雲羅後主南下陽翟,他們跑不了一點。
只要再接手雲羅王朝的最後兩州,雲羅王朝便可以宣佈覆滅。
李承澤前段時間派去北上的十八位一流名士分配到黔東道八州和雲羅七州。
等到雲羅七州完全被接手之後,將會改為黔中道,暫時會加上洛王城一州之地。
而黔中道大都督,李承澤最終在張居正等人的建議下選了蔣琬,都督同知則是費禕。
費禕也是這次的十八位一流名士中的一位,加上大都督蔣琬兩人治理監察黔中道,治所沒有改,依然是羅天城。
只要完全接手黔中道,再渡河北上拿下風陵關,至此大乾的戰略規劃完全成功。
大乾所佔領的疆域也超過9,400萬平方公里,只需要等到明年的一月一日,就可以正式宣佈晉升皇朝。
其實穩妥一點的話,明年乃至後年宣佈其實會更好,但是白薯的發現和種植,讓李承澤更加有信心。
白薯產量大,且種植週期短,在一年的春夏均可以種植,本身飽腹感又很強,足以成為大乾子民的口糧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已經在六月初和九月分別種下去一批,時間上雖然不對,可能產量上會略少些,但種還是能種的。
大乾能利用的耕地面積比許多王朝想象中的要多,不僅是佔地面積廣,還因為懂得合理利用地形。
當然,這些都是陳旉的功勞,是他和他帶出來的團隊在到處勘測地形,因地制宜發展農林漁業。
派人來這裡接手黔中道是李承澤要做的事,而不是李靖要做的事。
在送走雲羅後主之後,李靖派了兩路人馬,一路帶著大軍北上去接手最後兩州,
與楊業、陳慶之率領的洛王城大軍合兵一處,並且最終進駐洛王城。
洛王城的八萬守軍,還有足足五百萬的人口,李靖也是要的。
只不過洛王城的軍隊還要重新參與訓練,這方面可能會篩選掉一部分人。
等到完全接手以後,楊業和陳慶之就可以回到江北道了。
而李靖派出去的另外一路只有三個人,卻個個都是重量級,徐達、常遇春和夏魯奇。
他們要做的就是朝著東南方向出發,讓黑石王朝皇帝直接投降,大乾軍隊也可以順利接手黑石四州,納入黔東道。
黑石王朝作為一個需要依附於大燕王朝才能存在的小王朝,著實沒有必要給他太大的尊重。
李靖只許諾了一個亭侯,還是沒有實際封地的亭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反正黑石王朝沒資格談條件,如果不同意,李靖的建議是殺。
亭侯所佔之地大概為方圓十里,可以說是小得可憐了,如果有實際封地就是能領到方圓十里的租稅。
劉備的先祖劉貞就是陸城亭侯,像關羽的漢壽亭侯也是如此。
而且漢壽亭在荊州,當時歸屬劉表,充其量就是個裝點門面的列侯。
王翦和蘇定方兩路大軍北上很是順利,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畢竟他們手裡不僅有自家陛下的投降戰書,還是前有狼,後有虎的狀態。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自家陛下都降了,他們也就沒有必要掙扎了,平白造孽。
同樣的,不光是王翦和蘇定方率領人馬在北上,暫時屯兵在劍北道的平東軍也在不斷北上。
在劍北道、黔東道、黔中道的西邊構成一整條嚴密的防線。
建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隨著蘇定方的大軍入駐洛王城,代表著大乾的戰略規劃即將完成。
對於蘇定方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