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李自成與韃子最近打得火熱,韃子不僅透過關隴一線提供了大批武器武器與李自成,甚至還送了一批戰馬,按照兩方的密切程度,韃子親自派遣騎兵至西北助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難道這股騎兵是韃子的騎兵?
林純義立即令虎嘯軍團加快行軍速度,快速向涇陽靠近。另外,傳令龍武軍偵騎擴大偵察範圍,收縮主力活動範圍,待虎嘯軍團抵達涇陽後再協同進兵。
同時,林純義還去函至朔州,請求盛坤山密切監視草原動態,看是否有大股騎兵過境。
林純義的軍令剛透過參軍處發往四處,就收到了龍武軍吳天柱的急報,稱當面之劉宗敏忽然增強了攻勢,無論損失有多大,總是如賴皮膏藥一般,纏住不放。
吳天柱還通報,在西南方向的興平縣,發現一股賊寇,裝備精良,多數著甲,正往涇陽進兵!
直覺告訴林純義,大戰在即!
看來,李自成的嗅覺非常靈敏,試圖搶在虎嘯軍團趕到涇陽之前,重創龍武軍!
單單看李自成麾下的烏合之眾,李自成顯然沒有實力對龍武軍造成任何傷害。李自成這麼做,只能證明一件事:他有荊州軍所不知道的強援!
“大帥,韃子騎兵的南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常書丹語氣非常肯定地說道。
林純義點了點頭,皺眉道:“騎兵數量不詳,難以估測戰場形勢變化!”
林純義說完後,無人再說話,氣氛變得有點沉悶,所有高階軍官,皆盯著涇陽之北的丘陵思索。
半晌,馬守應忽然清了清嗓子,似乎有話要說。
馬守應生性謹慎,沉默寡言,要麼不開口,一旦開口,言之必有物。林純義深悉這點,喜問道:“馬總管有何建議?”
馬守應行了個軍禮,道:“兵法雲,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末將以為,這股騎兵我們完全不必理會!”
“哦?”包括林純義在內,所有高階軍官皆大驚,用疑惑的眼睛盯著馬守應。
馬守應頗為尷尬,鼓足勇氣說道:“龍武軍、虎嘯軍團,總計兵力三萬餘,李自成雖有五萬餘眾,多為烏合之眾,不足為懼,即便北邊有兩萬餘騎兵,只要我們小心應對,也不至於陷入被動之中……”
馬守應說到兩萬餘騎兵,眾將皆笑了起來,道:“怎麼可能有兩萬餘?撐死了也不會超過一萬。無論是韃子,還是李自成,都沒有能力在陝西供養超過一萬的騎兵。”
馬守應也笑了,氣氛頓時輕鬆起來。馬守應接著說道:“不管北邊的騎兵有多少,為了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們可以讓龍武軍西南向,迎戰興平方向的變民軍!只要稍待三天,虎嘯軍團抵達涇陽,李自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會迅速落敗!”
馬守應的話音剛落,常書丹就大叫道:“妙!實在妙!當初,田大帥在大別山,也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牽著對方的鼻子跑!”
常書丹經常與馬守應推演當初的大別山之戰,熟稔至極,現在一時激動,居然口無遮攔地說了出來。
說完之後,常書丹就後悔了,臉色漲得通紅,不好意思地看著馬守應。其餘將領也吃了一驚,目光紛紛轉向馬守應。
哪想到馬守應淡淡地笑道:“常總管說得不錯。末將也是從田大帥的用兵中受到了啟發,正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林純義對馬守應的反應非常滿意,點頭道:“此戰術與都督所擬定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