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斂禮:“殿下,婆母病逝那日的吃過的藥渣,臣婦已尋到。”
說著,身旁兩個婆子綁著一個被堵了嘴的媳婦子上來,另一人手裡拿著一個油紙包。
“有心了。”
秦瑤光微微頷首,身後跟著她的下人上前,接過何氏讓人送上的人和物。
“人押回府裡,藥渣給曲師父查驗。”她吩咐。
“是。”
秦瑤光對何氏道:“你隨我走走。”
何氏恭謹地跟在她後面。
從輩分上來說,汪氏何氏都是秦瑤光的長輩。
但她們都是聰明的女子,雖然不知道崔老國公究竟想做什麼,卻也推斷出他倒行逆施,要是盲目愚孝只有跟著崔家這艘大船一起沉沒的份。
汪氏選擇了抽身,何氏選擇了投靠秦瑤光。
都是為了自己子女,非常正確的決定。
要不怎麼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崔老國公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越努力越錯誤。
哪怕在原書劇情中,他也沒有獲得他一直所追求的權勢和地位。
國公府的院子不如長公主府大,但也不差。
幾代人的積累,庭院裡古樹參天、卵石鋪路,遠處淺水汀步、飛簷重重。
然而,氣氛沉悶得彷彿凝固住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愁容。
崔永唯的崔老國公私生子這一條爆出來,寧國公府就成為風暴中心,連出去採買的下人都覺顏面無光,來去匆匆。
秦瑤光緩步向前,對何氏道:“你帶著家人都出京去避一避,越快越好。”
何氏忐忑,遲疑地問:“是……是會發生什麼事嗎?”
這座寧國公府,再經不起什麼事了。
秦瑤光微微一笑:“放心,是好事。”
她離開後,何氏便火急火燎的吩咐,收拾東西明日出京,去陪嫁莊子上。
作為府上的當家主母,她要帶著人離開,絕非小事。
下人忙得腳不沾地,何氏只一迭聲的催促:“把來得及帶的都帶上,收拾不過來遺漏了的也無妨,回頭再來取便是。”
她的情緒傳染給下人,頓時變得人心惶惶兵荒馬亂。
說是出京小住,倒跟逃難差不多。
大房的一雙兒女聽聞了訊息,便跑來向她求證。
汪氏在跟隨商隊去北戎前特意叮囑過,讓他們一切都跟著二嬸行事。
兩個孩子都是機靈的,知道後就一心想要跟何氏走。
比起崔問清這個被祖父打壓了一輩子而懦弱無能的父親,他們更相信母親的決定。
看著兩雙稚子的眼睛,想著汪氏臨行前送給自己的錢財,何氏點了允了。
到了晚上,崔家兩名男人回府,才驚覺後宅裡已經變了天,到處都是收拾好或者正在收拾的箱籠。
何氏的丈夫崔問岸黑著臉,從那些一看就是妻子陪嫁的箱籠裡穿過,走到正房裡質問於她:“好端端的,你發什麼瘋?”
大嫂自請下堂的事給他帶來不小陰影,難道這回輪到自己?
“好端端的?”
何氏檢查著明日要帶走的首飾匣子,抬眼看著他:“你告訴我,眼下的情景,叫好端端的?”
他按住額角,煩躁道:“我們崔家乃百年望族,宮裡還有太后娘娘。只要自己不亂了陣腳,就沒有人能動得了我們。”
“他崔永唯是私生子,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
“崔問岸。”
何氏叫了他的大名,冷笑一聲:“你不走是你的事,我走定了。”
這輩子不知道倒了什麼黴,會嫁給這種分不清是非只會蒙著眼睛哄自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