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的華服上繡著以金線勾勒的鳳凰,象徵著她的高貴身份,以及這次的劫後重生。
一頭烏髮挽成高高的髮髻,兩串孔雀石流蘇從髮髻兩旁垂下,佩戴著鑲嵌著祖母綠寶石的孔雀金冠,一顆水滴狀的翠綠寶石墜在她眉心處,璀璨奪目。
儀態端方,明豔無雙。
是讓人不敢直視的長公主姿態。
秦瑤光原本的行頭隨著沙塵暴遺失了大半,這些都是後來青柏把剩下的帶來,其餘就都是蘇迪雅替她張羅而來。
在蘇迪雅看來,無論如何都不能損了長公主的威儀。
一隊衣甲鮮明、腰間佩著寶劍的女衛作為她的開路先鋒,軍容威儀。
燕長青落後半步,騎著高頭大馬護在她身側,眼神堅定銳利,威風凜凜,彷彿戰神降臨。
緊隨其後的,是兩人的孩子——燕守拙、燕元安、燕時晏。
個個都是出眾的少年郎,風姿卓越。
在他們身後,跟著訓練有素的親衛隊。
入城時,秦瑤光被索吉埠所派出計程車兵強行帶入。
離開時,她身披整座城的榮光,讓此地百姓近距離感受到來自大景的驕傲。
道路兩旁的百姓跪了一地,發自內心的恭送這位給他們帶來福祉的長公主,口中唸唸有詞說著為她祝福的話。
多民族語言混雜在一塊,形成奇特又和諧的統一。
秦瑤光臉上掛著淺淺笑意,目光柔和地看著跪在地上的人們。
她只能看見他們的頭頂,卻不妨礙感受到百姓們的心意。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風土人情不同、方式不同,送上的心意相同。
儀仗緩緩從大街上駛過,給居延城留下一段獨屬於長公主的傳奇。
人們目送著車駕遠去,直到消失在視野盡頭,仍不願離開。
出了居延城,秦瑤光在馬車裡卸下發髻上繁複的頭飾、脫下華服外袍,換上一身更方便行動的胡服。
汝陽王一直在旁窺探,他們要兵分兩路。
蘇迪雅掀開馬車簾子,呈上一張名單:“主子,這是從鳳棲樓救出來的女子名冊,和他們的安置法子。”
當日他們出逃後,將鳳棲樓的女子暫留在廢棄學堂裡。
後來百廢待興,萬事開頭難,直到第三日秦瑤光才讓人將她們接回來,又讓蘇迪雅去詢問她們的意向,著手安排她們的去向。
安置她們,沒有比蘇迪雅更合適的人選。
想當初,她也是被秦瑤光從梅園中解救出來,重獲新生。
哪怕是如今,蘇迪雅想想她這一生的經歷,都好像是在做夢一般。
從未想過,她竟然能成為一名在邊塞受人景仰的大掌櫃。
:()穿書後,我被五個小反派嬌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