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莊會”,一處有匪患,八方來助剿。
慕容家便是抓住了這樣的機會,以保境安民為號召,組織起武裝團體聯莊會,也就是民團。慕容家不僅是倡義者,還陸陸續續對所組織的民團進行了較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使得民團武裝的組織漸漸完備,器械漸漸齊全,規模與實力也是與日俱增。。。。
更多到,地址
第六十章 任意無虞,隨心自在
民國土匪難以剿滅的原因並不複雜,最基本的就是“官逼民反”。由於軍閥殘酷的戰爭政策,獨斷專行,賦稅沉重,致使農村中許多人無地可種,成為無業遊民,有地之人也是貧困潦倒,食不果腹,為了爭得基本的生存權力,鋌而走險,落草為寇。對饑民來說,一隻饅頭幾張煎餅便可以當作旗幟揮舞。其次,兵匪勾結,統治者雖然制定了種種剿匪措施,但執行起來大打折扣,軍隊往往借剿匪之名劫掠村莊,兵匪不分,甚至互相勾結。
而由於民團對地理環境的觀察、險要據點的選定,多能得心應手,所以在他們所熟悉的環境裡防禦土匪進攻,幫助官軍進剿土匪,也最能發揮其自身優勢,取得遊擊或防禦的最佳效果。
同時,由於其地緣性和血緣性特徵,使其能夠在一定的地區和時間內,團結宗族和鄉里之人,基於“保鄉衛家”而持同仇敵愾心理,能夠強化鄰里百姓共同抗敵的意志,從而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縣誌記載:民國十八年夏五月,一個人稱“大尾巴”(當地人對狼的別稱)的匪首率糾眾四五百人進犯東平鎮,每莊派款若干元,違即往攻。慕容家抗不納款,召民團以戰。賊遂率眾圍攻,圍中民團用抬槍、快槍竭力抵禦,賊死傷甚重。越日,賊復糾合陳三柺子、李小童三百餘名來攻,民團奮勇抵禦,不敢稍有懈。三日後,與賊白刃相接,戰於東平鎮西南之陳家莊、毛家圩,民團及周圍眾百姓奮起,與匪血肉相搏……
慕容辰的爺爺就是在此次抵禦土匪的戰事中受了重傷,雖經多方醫治,身體還是垮了下去,終於早早去世的。換句話說,慕容家的地位和影響其實是他的祖輩用聰明才智和鮮血生命打拼出來的。
到了東平鎮,進了慕容家的大宅子,凌雪親自帶人給黃曆等安排了一個僻靜的小院落,才在丫環焦急的目光下,轉身去看“便宜老媽”。這個“便宜老媽”的半瘋病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但對她還是象親姑娘那樣好,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著。凌雪也是個玲瓏心,在下人面前兇橫霸道,卻把老太太哄得言聽計從。此次從上海回來,老太太先行回家,她在縣上只等了三天,老太太便想得夠嗆,派了丫環立時便要請她過去相見。
天黑了下來,大宅子陷入了沉寂。天上掛著一彎月牙,樹木的黑影動也不動,象怪物擺著陣勢。地上彷彿籠起了一片輕煙,朦朦朧朧,如同墜入了夢境。
凌雪見過老太太,又過來給黃曆等人安排伙食,並說明今晚有家宴,不太方便在一起吃飯。黃曆倒不覺得怎樣,反倒有一種輕鬆感。飯菜端上來,也是十分豐盛,沒有外人,黃曆等人倒吃得自在。
慕容老太太的屋子裡燈火通明,凌雪偎著老太太,邊吃飯,邊揀老太太愛聽的話,老太太笑得眼睛成了一條縫,非常地開心。
“兒呀,這些飯菜不適合你的口味?你怎麼吃得不多。”慕容老太太注意到慕容辰有些異常,便開口問道。
“沒有啊,這飯菜挺香的,我陪著娘和妹妹用飯,能多吃兩大碗呢!”慕容辰趕緊打起精神,因為他知道只有哄好老太太,自己所要做的一些事情才能夠暢行無阻。
“呵呵,好孩子,知道哄娘開心了。”慕容老太太瞅瞅這個,看看那個,高興得不得了。
慕容辰確實很賣力氣,老太太見兒子吃得不少,女兒也沒少吃,心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