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地方也就算,但是在南方,山林密佈,遠離長安這個地方,那李信就有些不相信將數萬大軍交給同一個人了。
“歸鄉侯,你這次去泉州,還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算你的水師戰船造不成功,也要將此事辦妥。”李信面色凝重,說道:“泉州商旅眾多,有許多出自林邑、占城、真臘等地,朕記得在占城有一種水稻,姑且叫做占城稻,這種占城稻耐旱、耐澇,而且耕種的時間很短,可以達到一年三熟,若是朕沒有猜錯的話,肯定是有商人知道這種水稻,朕的要求就是,求得其稻種,然後在南方種植。你記住了嗎?”
“臣遵旨。”許玄徹趕緊說道。沒想到李信鄭重交代的事情居然是此事,心中微微一愣,但是很快就應了下來。
“陛下,若是能得此稻種,我大唐永無糧食之危了。”褚遂良聽了之後,心中十分驚駭,高興的說道。
“不要高興太早,這種占城稻雖然很不錯,但是適應耕種的也只有南方而已。”李信搖搖頭說道:“要養活大唐所有的人,僅僅靠大唐是不夠的,更是需要更多的土地,大唐的將軍是做什麼的,那就是用自己手中的劍,為大唐的百姓們奪取更多的土地。”
“臣等永記陛下教誨,以手中長劍,為大唐百姓奪取更多的土地。”羅士信、尉遲宏、秦瓊等人紛紛大聲說道。眾人聲音很大,氣勢十足,就算是一邊的褚遂良、孫伏加等文臣們也被李信的豪言壯語所震驚,這樣的話,恐怕沒有人能夠說的出來。
“登善,知道朕以後想的是什麼嗎?”眾人散去之後,李信漫步在行宮之中,這個行宮是以前陳後主的行宮,雖然看上去有些古舊,可是經過楊廣修葺之後,還是有點帝王氣勢。在李信身邊,褚遂良也是一臉的輕鬆。
“臣豈敢胡亂猜測陛下的心思。”褚遂良趕緊說道。
“南方是個好地方,若是朕日後大軍能夠征討四方,以四方之力供給我大唐如何?無論是農業也好,或者是畜牧業也好,或者其他。”李信笑呵呵的說道:“大唐周邊多是富饒之地,比如扶桑的白銀,再比如林邑的黃金等等,這些都是好東西。”李信說的很文雅,但是褚遂良還是從李信的言辭之中,聽出了李信的野心,那就是掠奪,**裸的掠奪四方,什麼集四方之力養大唐,就是從根本上掠奪四方。
“陛下,這恐怕非聖人所為啊?”褚遂良驚訝了片刻,方緊張的說道。
“呵呵!走,四處看看,當年的陳叔寶還是很懂得享受的,走,看看去。”李信笑呵呵的轉移話題說道。(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九章 山東之亂 (一)
登州城內,在山東的眾多城池之中,也只有登州保持的比較完整,崔民幹做了齊王府的長史,實際上卻是處理山東的事情。他在山東有很多的優勢,崔氏就是在山東,山東的世家大族們都相信崔氏,對崔民幹很是尊敬,所以他處理山東之事,基本上就是遊刃有餘。
不過最近讓他不滿的是,就是齊王李元吉,他很不滿李元吉留在山東,雖然表面上是在維持山東局勢,剿滅山東盜匪,可是李元吉根本上就是不幹事的人,他正在對山東的地方政權進行不停的侵蝕,不停的安插自己的人手。
若是這些人手真的有這個本領也就算了,可惜的是李元吉推薦的人崔民幹根本看不上,這些傢伙或是綠林大盜,或是一些土豪劣紳,不過是用錢來買來的官位,莫說是用來治理地方,就算是用來治軍都是不可能的。崔民幹這個時候都有些後悔自己留在山東了。
“大人,這事情沒法做了。”衙門之中,一箇中年官員走了進來,此人乃是渤海高氏之後高嵐,少有文采,在渤海也算是一個名聲較大的人物,此刻也急衝衝的闖了進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