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阮延說道,「前兩天聽到有人說黔陽侯居喪期滿,迄今都沒有婚娶呢,便忍不住想多瞭解一些黔陽侯的舊事……」
當世守孝居喪以二十七個月為期,算韓道勛受刑身死的時間,韓謙算是居喪期滿,可以談婚娶了。
只是聽阮延說這話,王文謙愣怔了半天,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接話,才算合適……
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
信王楊元演在府邸為王文謙、殷鵬的到來舉宴洗塵,席間可謂是賓主盡歡。
宴終,殷鵬隨王文謙離開王府,從夾道往王府東側的驛館走去,無意間轉頭才看到王文謙在昏暗的燈籠映照下,不知何時臉色轉為陰鬱,似有心事堆積在胸臆難以排解。
殷鵬問道:「大人是為淮東形勢危惡而擔憂嗎?」
王文謙長吐一口氣,才緩緩說道:「倘若沒有年初這場戰事,淮東能照既定的計劃,將六萬將卒轉為屯丁,與家小圍墾東陽以西的淤地,形勢或能緩和下來,不再那麼窘迫。不過,此時即便不管平民飢困,淮東的存糧也就只能再支撐三四個月,而今年三州十九縣,受兵災,又受水浸,夏糧秋賦能徵到手可能僅十之二三;想要熬到明年,少說需要補入上百萬石糧谷。然而即便能調入上百萬石的糧谷,可能也還需要四五年才緩過氣來,這還需要四五年間淮東再也不受梁軍大規模的侵襲,但這可能嗎?」
「不是說好向朝廷請援嗎?」殷鵬問道。
「這話不錯,但問題是要如何跟朝廷請援,又如何確保朝堂諸公同意援應淮東,而不是落石下井?」王文謙說道。
聽王文謙如此說,殷鵬他經不住一嘆。
信王與三皇子之間雖然說是兄弟手足,但皇家哪裡有什麼手足之情可言?
三皇子早年幽居宮禁之中,而信王早就出鎮楚州,兩人都沒有怎麼見過面,自然談不上有什麼兄友弟恭之情。
而金陵事變初期,雖然說雙方在秋湖山約定聯手對抗安寧宮,還聯合頒傳討逆檄文,但隨後信王便以李普所率的桃塢集兵戶為餌,誘殺一部叛軍精銳奠定楚州軍初期控制吳(蘇)常潤三州的優勢,直接導致雙方關係破裂。
之後又與韓謙組建率領的赤山軍,在溧陽、界嶺山一帶大打出手,數場血戰,雙方都損兵折馬甚眾。
看到江東及宣歙饒池諸州的世家勢力以及豫章郡王楊致堂、浙東郡王府一系子弟都倒向三皇子,信王才被迫退而求其次,率楚州兵馬撤回北岸,謀求割據淮東。
最終還是三皇子迫切想收復金陵登上皇位,才被迫同意信王封藩、割據淮東,淮東也是被迫承認三皇子繼承帝位。
雙方的關係是何等的脆弱,大家掰著腳趾頭都能想明白。
而信王使他們出鎮揚州,以及使趙臻率重兵駐於揚州,說白了就是防備朝廷隨時有可能對淮東下手。
徐明珍叛楚投梁,致水師主力及右神武軍覆滅,同時威脅到淮東及朝廷的生死存亡。
不過,韓謙不計傷亡的投入嫡系兵馬,在滁河、浮槎山一線數場血場,挫了壽州軍的銳氣,使得朝廷先穩定住淮西的形勢。
這種情況下,淮東反倒在戰後出現嚴重的危機,他們憑什麼以為朝廷不會趁機落井下石?
他們憑什麼以為朝廷會無私的掏出上百萬石糧谷,令淮東輕鬆緩過這口氣來?
殷鵬當然不會幼稚到認為事情會如此簡單。
他這次與王文謙到楚州來參見信王,說白了就是想著要討論淮東現階段能夠做出哪些讓步,或者說能夠付出怎樣的代價,以換取朝廷的支援。
他相信殿下以及阮延等人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只是他們今日才剛剛趕到楚州,怎麼都不可能直接討論如此尷尬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