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9章 慧沼大師之死

“衛國寶劍”是黃巢授予學生軍的身份證明,只有軍校畢業生或者立下大功獲准學籍的軍官才有資格佩戴,是淄州軍最高榮譽的象徵。

每一個大帥的兵都想有一把“衛國寶劍”,這把劍不光證明你出身軍校,而且還是進入“武士”階層的標誌,有了它你就是黃巢治下的軍事貴族,退役了就有封地的那種。

雖然這些封地一般都在邊疆地區,但是“武士”擁有封地的軍備權,意味著“武士”可以自行擴張土地,並向政府報備,獲得認可後就可以擴大封地。

這就是妥妥的商周封君待遇了,放在周朝那會兒就是妥妥的諸侯。

這種有名有利的身份使得淄州軍的榮譽感和戰鬥力始終處於一種火山爆發前的狀態。

河南道的軍人們天天盼著打仗,“聞戰則喜”這四個字就是真實寫照。

當然趙之浩對封地之類的東西也不感興趣,他只對效忠大帥感興趣。

他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大帥給的,自己從一名命如草芥的奴隸成為一名高貴榮譽的軍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帥給的。

經過十幾年的軍校教育和多年的軍營生活,已經讓他養成了絕對忠誠的信念和視榮譽為生命的軍人理念。

所以趙之浩對一切無關於大帥和軍人使命的東西都不感興趣,他只在乎用手中的刀為大帥消滅一切敵人。

趙之浩的經歷就是淄州學生軍的真實寫照,這支從孩童時就進行“革命”教育的軍隊已經具備了自己的軍魂,雖然現在還稍顯稚嫩,但是再經歷幾次大戰之後,一個嶄新的軍事貴族階層就會在黃巢的治下冉冉升起。

在黃巢構建的統治體系裡面,軍事貴族、工商業資本家和封建地主將構成政權相互制約的鐵三角,在這個鐵三角之下就是普通民眾組成的統治基礎。

黃巢想要建立的就是個初級工業化的民族國家。

趙之浩是受過系統的“革命”教育的,所以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使命。

所以他一邊執行著護衛任務,一邊也在從人群中篩選著合適的病員。

他知道沙洲的豪族起事在即,他必須考慮如何在冷兵器條件下組建一支強有力的軍隊。

這次千里迢迢來沙洲,受制於後勤補給因素,教導隊是沒有帶槍炮的,只能靠手中刀殺出一條血路來。

不過趙之浩也絲毫不怕冷兵器作戰,其實在他的學業裡大部分都是冷兵器作戰的課程,只有上到高年級的時候才會接觸熱兵器作戰課程。

趙之浩正在想著組建軍隊的事,就看到一群吐蕃人騎著馬衝進了窩棚區。

他們一邊火燒窩棚,一邊大喊著讓奴隸們去城門口找自己的主人認領,如果沒有人認領的奴隸就會被殺死。

奴隸們嚇得四散奔逃,吐蕃騎兵卻衝著慧沼大師的法座衝了過來。

趙之浩大喊:“列陣!”

一百名學生軍就在法座前自動列好了軍陣,並亮出了障刀。

不過由於事發倉促,他們既沒有著甲也沒有準備重武器,所以如果發生衝突,這就是一場註定損失慘重的戰鬥。

領頭的大守備長衝到慧沼大師法座面前,也不下馬,就在馬上大喊道:

“奉沙洲節度之命,命你們停止賑濟,限期三天離開敦煌城!”

眾人一看這個大守備長竟然對慧沼大師如此無禮,紛紛露出不平之色,就連那些已經四散奔逃的奴隸也重新聚攏了過來。

“阿彌陀佛!”

慧沼大師長宣一聲佛號,走下法座,對著吐蕃守備長說道:

“這位施主,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天寒地凍,百姓流離失所,如果停止賑濟,那麼他們只有命殞溝壑,還請彙報節度使,請他收回成命,老衲必將為其祈壽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