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嘴上雖然不承認,可冬兒心裡還是認同這老傢伙的言論。
劉晨摸了摸鼻子,華夏人的確如此,至少以前和當下是這樣。
“ipod在華夏上市的熱賣就可見一斑啦,我始終覺得,蘋果最應該鞏固的市場是日島,畢竟所尼在日島的聲譽根深蒂固,一時的挫折很難保證所尼不會東山再起。”孟菲斯很專業地分析,“劉,喬布斯決定進軍華夏市場,是不是跟音霸有關,他上次專程到波士頓找你商談,是不是希望跟音霸達成某種程度的合作,結果並不理想。”
劉晨笑了笑,不置可否,暗道,教授確實厲害,**不離十。
“教授對昨天發生在美國的事怎麼看呢?”
“我也剛知道,還沒詳細去調查,我已經讓學生蒐集資料給我發過來了,股價一下子下跌那麼多,還面臨兩家公司的訴訟,喬布斯先生的情況不太妙。”
“那會不會導致被董事會再次驅逐呢?”劉晨略有點憂心,私心上不希望喬布斯離開蘋果,畢竟iphone專案還需要他主持,如果這款改變世界的產品胎死腹中就太可惜了。
孟菲斯搖了搖頭,“絕對不會,現在蘋果公司董事長萊文森不會像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眼光那麼侷限,而且,喬布斯歸來後的話語權與當初離開時,不可同日而語也。”
這一點,劉晨很不解,道:“當初喬布斯可是創始人,最大的股東,那都無法保證留在蘋果,現在僅僅是ceo,股份少得可憐,為何反倒話語權更強呢?”
“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就要從蘋果公司的融資程及上市前的股權結構和公司多年來的權利結構分析了。”孟菲斯道,顯然對劉晨求教的態度很滿意,一個人懂得的學問很深,如果不表達出來,悶在心裡也難受,教授先生就屬於這類,所以,不管是飛機還是坐車,他都是誇誇其談的主角。
“沒事兒,教授先生,您慢慢說,我很感興趣。”劉晨的求知慾很旺盛,這是他一直困擾的疑問。
“那我就跟你說說吧,76年4月1日蘋果創立,創始人喬布斯45%、沃茲45%、韋恩10%,不久之後韋恩退夥,喬布斯花了800美元回購股份,他的比例變成55%。76年8月馬庫拉入夥9。1萬美元,當時計劃股權結構為喬布斯26%、沃茲26%、馬庫拉26%,剩下22%用來吸引新的投資者。”
劉晨點了點頭,聽得很仔細,金冬兒嗔道:“這有什麼了不起,我在網上也能查到這些資訊,背書還不容易嗎?”
孟菲斯老臉有點尷尬,道:“小姑娘不要心急嘛,先聽我說完。”
“教授,不要見怪,您繼續說。”劉晨對冬兒也是沒辦法。
“77年1月,新蘋果公司成立,股權結構變成喬布斯30%、沃茲30%、馬庫拉30%、工程師霍爾特10%,注意,這個均衡的股權結構是喬布斯日後被掃地出門的伏筆。”
冬兒的話讓孟菲斯很美面子,加了點兒小技巧。
“被自己建立的公司趕走,喬布斯也算第一個了。”金冬兒撇了撇嘴說,因為ipod進軍華夏的關係,她對蘋果和喬布斯都沒好感。
“79年末,蘋果引入上市前的夾層融資,施樂公司、羅斯、摩根等資本公司以及一些個人投資者共計16個。80年12月12日,蘋果ipo,ipo後第一大股東喬布斯被稀釋後的持股比例約為15%、第二大股東馬庫拉約持有700萬股,佔比約11。4%、第三大股東沃茲持有400萬股,佔比約6。5%,而其他幾個初創成員一毛股都沒有,沃茲對此專門找喬布斯談,但是沒有結果。81到83年,馬庫拉擔任蘋果ceo,這也是一個關鍵點。”
聽到這裡,劉晨漸漸明白了,矛盾已經埋下,只等著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