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
“你別急,一本一本看。”方木把四起案件的材料一字排開,邰偉注意到每一摞材料上都有一疊列印紙。
“我們先從第二起案件來看。在第一起案件的現場,女性死者的胸部上被插了一個注射器。我認為這是在提示下一起案件的案發地點在醫院,至少也是與醫生這個職業有關。結果,第二起案件就發生在校醫院,死者是一個43歲的中年婦女,死因為海洛因中毒。”方木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他拿起那疊列印紙,“你再看看這個。”
邰偉伸手接了過去。那是一些期刊和書籍的影印件,上面還有方木勾畫過的痕跡。
“可能有點亂,你邊看,我邊講。”方木慢慢地說,“這些是英國著名的連環殺人犯哈羅德·希普曼的資料。1963年,17歲的哈羅德·希普曼跪在母親的床前,目睹年僅43歲的母親撒手人寰。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也成為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母親的死激發了他學習醫學的興趣,但是他的母親由於病痛的折磨,長期以來只能依靠海洛因和嗎啡來減緩發病時劇烈的疼痛。所以,他也同時產生了用海洛因和嗎啡殺人的慾望。他不能容忍那麼多與自己的母親年齡相仿的婦女平安幸福的生活下去。”
邰偉忘了看手中的材料,目瞪口呆的看著方木。方木平靜地繼續講述:“1970年,他從醫學院畢業,成了一名醫術高超、醫德良好的家庭醫生。但是他從未真正擺脫童年的遭遇。1984年,希普曼開始用海洛因殺死自己的病人,受害者多為與母親年齡相仿的女性。直到1998年底他被捕時為止,他一共毒殺了215個人。”
邰偉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你的意思是,兇手在模仿哈羅德·希普曼的作案手法?”
“是的。在第二起案件的現場,死者的手提袋裡被兇手塞進了一本日文原版澀情漫畫。內容涉及到性虐待和同性戀。我認為這也是兇手在提示下一起案件的線索。因為第三起案件中,年僅7歲的死者就是死於性虐待。”方木又拿起一摞材料遞到邰偉手裡。
“這是日本著名連環殺手宮崎勤的資料。宮崎勤是一個早產兒,雙手腕骨略有畸形,也造就了他自卑的性格。這個人不喜歡與他人交往,但是非常喜歡看澀情漫畫。他被捕的時候,警方在他的寓所裡搜出了大量描寫性虐待的澀情動漫作品,光是澀情卡通片就有六千多盒。宮崎勤第一次犯罪是在1988年,他勒死了一個4歲的小女孩並姦屍,還拍攝了死者的下體特寫,用作日後自慰的時候用。之後在1988年10月、12月、1989年6月,他又三次作案,死者都是不超過7歲的小女孩,作案手法都是虐殺死者後姦屍。最變態的是,宮崎勤在1989年1月重返第一起案件的棄屍現場,把第一個死者的遺骸裝在紙箱裡送回了被害人的家。紙箱裡放有類似犯罪宣告的字條。後來,他還把字條郵寄到幾家比較大的報館。1989年7月,宮崎勤被捕。1997年,東京地方法院判處宮崎勤死刑。不過他至今還在為自己的死刑上訴。”
聽罷,邰偉喃喃地說:“這,這簡直和金巧那件案子一模一樣啊。”他急切地拿過第四起案件的材料,“這個呢?又是誰?”
“愛德華·蓋恩。美國著名的連環殺人犯。”不知道方木是感到累了還是什麼別的原因,他的語氣越來越低,臉色也愈發陰暗。
“第三起案件中,死者金巧手中握有一塊陶片。這塊陶片來自英國著名陶藝家葛瑞森·派瑞的一個作品。而葛瑞森·派瑞是一個異裝癖者。歷史上最有名的異裝癖連環殺人犯當屬愛德華·蓋恩了。愛德華·蓋恩的一生都在他母親的管教和虐待之下。他把他母親的屍體留在家裡,把放置母親屍體的房間釘死,當作神殿一樣供奉。最初,他為了派遣寂寞,只是到附近的墳墓裡,把